[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组合式端面配油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71292.2 | 申请日: | 2018-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254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晶;孙宇微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04B53/00 | 分类号: | F04B5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0 黑龙江省哈***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片 定位孔 端面配油 新型组合 阻尼小孔 出油孔 垂直油道 端面配流 工作噪声 密封连接 配流窗口 倾覆力矩 水平油道 左右两侧 密封带 配流盘 外密封 圆盘状 连通 | ||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新型组合式端面配油结构,所设计的端面配流盘整体呈圆盘状,包括前、后两片配流片组合而成,前侧配流片包括定位孔,左右两侧的配流窗口,内、外密封带,阻尼小孔,圆形出油孔,以及连通阻尼小孔和圆形出油孔的垂直油道和水平油道;后侧配流片设有定位孔,与前侧配流片接触的一面上设有密封带,前后两配流片通过定位孔定位并密封连接,本发明所述配流盘可以有效改善倾覆力矩并能够降低工作噪声干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压元件结构设计领域,尤其是针对一种新型组合式端面配油结构的设计。
背景技术
配油盘在柱塞泵工作中起高低压油路分配作用,工作时,充满低压油的柱塞和高压油腔接通瞬间,高压油会向缸体中倒流,产生液压冲击和噪声,同样,充满高压油的柱塞突然与低压油腔接通,也会产生噪声问题;此外,柱塞泵配流盘在工作过程中,缸体高速旋转会使配流盘与缸体的受力不平衡,产生倾覆力矩作用,造成柱塞泵的容积效率下降;同时,目前市面上的配流盘结构在高低压转换时,会造成压力冲击,针对以上问题,有必要对配流盘的结构进行设计优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目前端面配流盘的结构缺点进行改进,提出以下解决方案:
一种新型组合式端面配油结构,整体结构为圆盘形,前后两个配流片通过定位孔5定位后并密封连接,其中前侧配流片正面在高压区与低压区转换的两个区域,分别设有三个大小形状相同的阻尼小孔1,并且阻尼小孔1到配流盘中心距离相等,外密封带2和内密封带6,右侧有两个大小相同的排油窗口3,左侧有两个大小形状相同的吸油窗口8,排油窗口3和吸油窗口8位于内密封带6和外密封带2之间,在吸油区设有三个大小形状相同的低压区圆形出油孔7,所述的三个低压区圆形出油孔7到配流盘中心距离相等;在排油区设有三个大小形状相同的高压区圆形出油孔4,三个高压区圆形出油孔4呈等边三角形分布,到配流盘中心的距离均小与低压区圆形出油孔7到配流盘中心的距离;所述前侧配流片中设有垂直油道,背面设有水平油道,在低压区中,高压向低压转换区域的三个阻尼小孔1,通过与之连接的垂直油道8-4,以及水平油道8-1、8-2、8-3和另一垂直油道8-5,与低压区圆形出油孔7连通,在高压区中,低压向高压转换区域的三个阻尼小孔1,通过与之连接的垂直油道3-4,以及水平油道3-1、3-2、3-3和另一垂直油道3-5,与高压区圆形出油孔4连通;后侧配流片与前侧配流片接触的一面设有密封带10,使水平油道3-2和8-2位于密封带10内侧。
设计的优点:本发明通过在高压到低压转换的区域设计阻尼小孔1,有利于将液压油引入油道减少噪声,在阻尼小孔1处设计垂直油道和水平油道可以将高压油引入低压区,另一侧在低压到高压转换的区域设计阻尼小孔1,减少噪声同时使油液进入高压区,由于低压区圆形出油孔7距离配流盘中心距离大于高压区圆形出油孔4的距离,作用于低压区一侧力矩大,可以用于平衡倾覆力矩;在后侧配流片处设有密封带,并通过定位孔定位后密封连接,以减少水平油道的油液发生泄漏的情况;辅助支撑9可以平衡配流盘所受到的部分压紧力,用于支撑配流盘。
附图说明:
图1为前侧配流片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前侧配流片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后侧配流片与前侧接触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后侧配流片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配流结构高压区垂直油道示意图;
图6为配流结构低压区垂直油道示意图;
1-阻尼小孔、2-外密封带、3-排油窗口、4-高压区圆形出油孔、5-定位孔、6-内密封带、7-低压区圆形出油孔、8-吸油窗口、9-辅助支撑、10-密封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未经哈尔滨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712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