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瓷器补配修复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70876.8 | 申请日: | 2018-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407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俞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俞敏 |
主分类号: | C04B41/81 | 分类号: | C04B41/81;C08L63/00;C08L99/00;C08K3/22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裴金华 |
地址: | 3503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织材料 瓷器 修复 盲孔 硬化 固定杆 母胚 塑形 支架 伤口 钢筋混凝土 瓷器表面 瓷器修复 固定支架 金属网片 伤口形状 塑形材料 公母榫 打孔 剪取 取模 取下 绕包 光滑 打磨 损害 | ||
1.一种瓷器补配修复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瓷器伤口开盲孔,盲孔的直径为2~5mm,并打孔装固定杆;
根据所述瓷器伤口的形状,用裁剪工具剪取所述瓷器伤口形状大小的金属网片,所述金属网片在靠近所述固定杆一侧绕包所述固定杆,形成一个相对固定的支架;
用塑形材料在所述瓷器完好的部位,跟所述瓷器伤口相应的部位进行取模,形成塑形模,然后把所述塑形模转移到所述瓷器伤口的取模侧用作衬垫;
用组织材料将所述支架包裹,然后在所述塑形模的相对侧用刮批工具对所述组织材料进行刮批,修复所述瓷器伤口;
所述刮批完成后,将所述塑形模取下,等所述组织材料完全硬化后,将修复部位打磨光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瓷器补配修复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盲孔间距为10~2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瓷器补配修复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盲孔数量视盲孔间距和瓷器伤口形状而定,至少3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瓷器补配修复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盲孔的深度为0.5~2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瓷器补配修复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组织材料包含环氧树脂、石灰、鸡蛋清和糯米粉,质量分数配比为50~60%环氧树脂,20~30%石灰,5~10鸡蛋清,5~10%糯米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瓷器补配修复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形材料取模的时候,既可以在所述瓷器的内表面取模,也可以在所述瓷器的外表面取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瓷器补配修复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刮批操作,可以在所述金属网片和所述塑形模之间预先涂上所述组织材料,然后通过刮批的方式完成修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瓷器补配修复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横向设置或者纵向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瓷器补配修复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瓷器补配修复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网片的孔径为2~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俞敏,未经俞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7087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砂矿的开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涂布辊封孔剂及其封孔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