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废水净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70624.5 | 申请日: | 2017-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698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李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小橙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199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水 净化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废水净化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吸附池、第二吸附池和净化池,所述第一吸附池中密集堆放多个吸附棒,所述吸附棒包括圆柱型棒芯,所述棒芯上设置有多条螺纹,所述棒芯外依次设有第一吸附层和第二吸附层。本发明中通过设置独特的吸附结构提升对于废水的吸附能力;本发明中将废水的净化过程纳入智能控制的范畴,提升了化学净化过程的自动化程度;本发明中使用热交换液进行废水热量回收,并通过对热交换液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得到的混合物重新投入到废水装置中用于废水吸附,不仅充分利用了废水的热能,还能够对废水进行二次吸附,节能环保;实现了全自动的废水处理控制,自动化程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废水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对废水的治理对于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保证身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对废水的净化有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物理化学法和生物处理法。物理处理法是通过物理作用,以分离、回收废水中不溶解的呈悬浮状态污染物质(包括油膜和油珠),常用的有重力分离法、离心分离法、过滤法等。化学处理法是向废水中投加某种化学物质,利用化学反应来分离、回收废水中的污染物质,常用的有化学沉淀法、聚凝法、中和法、氧化还原(包括电解)法等。物理化学法是利用物理化学作用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质,主要有吸附法、离子交换法、膜分离法、萃取法等。生物处理法是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废水中呈溶液、胶体以及微细悬浮状态的有机性污染物质转化为稳定、无害的物质,可分为好氧生物处理法和厌氧生物处理法。
废水处理中的物理法操作方便,但是处理效果一般,不能深度去除废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生物处理法的处理周期很长,而有的方法甚至会存在生态风险或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化学处理法则既可以深度去除废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而且处理周期相对于生物处理法短很多,因此是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废水处理方法。但是化学处理方法中的处理剂对于废水的处理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处理剂的制备成本较高,并且在废水处理过程中普遍自动化程度偏低。
综上所述,目前的废水处理各有利弊,还未有自动化控制难度高并且处理效果好的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在提升废水处理的自动化程度以及改善废水处理效果,本发明提供一种废水净化系统。
本发明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废水净化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吸附池、第二吸附池和净化池,所述第一吸附池中密集堆放多个吸附棒,所述吸附棒包括圆柱型棒芯,所述棒芯上设置有多条螺纹,所述棒芯外依次设有第一吸附层和第二吸附层。
进一步地,还包括双换热器,所述双换热器由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串联构成;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一端设置有高温废水入口和低温热交换液入口;第二换热器的一端设置有低温废水出口和高温热交换液出口,所述低温废水出口与第一吸附池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吸附层为活性污泥层;
所述第二吸附层由基质层和包覆在基质层表面的表层组成,所述基质层为活性碳纤维,所述表层为中空纤丝,所述中空纤丝以不规则形态分布在活性碳纤维表面,且中空纤丝与活性碳纤维表层紧密结合;中空纤丝的内径为300-600μm,壁厚50-70μm。
进一步地,所述净化池与净化试剂存储器通过控制阀连通,所述控制阀受控于一智能控制器,所述净化试剂存储器中存储有用于净化废水中悬浮物和氨氮的试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小橙工业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小橙工业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706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棉纺印染废水处理回用装置及回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