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负离子聚丙烯母粒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69787.1 | 申请日: | 2018-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485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吴瑛;吴春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市腾之家居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K13/06;C08K3/04;C08K3/34;C08K3/26;C08K3/22;C08J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黄冠华 |
地址: | 318000 浙江省台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火成岩 多功能负离子 聚丙烯母粒 远红外线 载体树脂 六环石 钛酸酯 矿石 宏观量子隧道效应 分散稳定性 功能性材料 功能性助剂 六环石粉体 释放负离子 表面效应 尺寸效应 负氧离子 混合反应 纳米粉体 湿法研磨 自发极性 自然条件 分散剂 铝酸酯 石墨烯 疏水性 重量比 粉体 制备 释放 足球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负离子聚丙烯母粒,包括以下重量比的组分:火成岩30‑50份、六环石50‑70份、足球烯0.01‑0.1份、石墨烯0.001‑0.01份、载体树脂20‑30份、功能性助剂0.1‑0.3份、钛酸酯与铝酸酯任意一种5‑10份、分散剂5‑15份。在功能性材料中选用具有自发极性能够自然条件下会释放负氧离子和远红外线的火成岩矿石和六环石矿石并经过粉碎/湿法研磨成纳米粉体,可产生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等;并且通过钛酸酯与火成岩粉体、六环石粉体混合反应后改善了其表面的疏水性,提高其在载体树脂中的分散稳定性和释放负离子和远红外线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量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多功能负离子聚丙烯母粒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丙烯是五大通用合成树脂中的一个重要品种,全世界2014年聚乙烯、聚酰胺、聚丙烯、聚酯、聚氯乙烯等五大合成树脂总产达到1亿9千万吨。其中聚丙烯产品4878万吨,占五大合成树脂总产能的四分之一。
可是,聚丙烯化学结构式主链上有叔碳原子,它在热丶氧、紫外线等外因作用下极易发生化学变化。而致使其产品存在严重缺陷,如易老化、易裂折、不耐候、静电度高等问题。
而在量子材料领域釆用多项融合技术层面提出解决技术方案,则少见报导。特别运用量子力学理论釆用无机矿物纳米材料与聚丙烯树脂及多种助剂融合达到强化释放高浓度负离子和发射红外线功能,创新出量子态负离子多功能聚丙烯(单丝)新材料,在国内外业界中仍处于空白状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多功能负离子聚丙烯母粒及制备方法,选择二氧化钛材料作为抗紫外线、防止聚丙烯树脂老化和抗菌剂;同时又选择氧化锌及氧化镁材料作为耐候剂、阻燃剂、耐裂剂及抗菌抗电磁波辐射剂,使聚丙烯单丝更好地发挥多功能效应和延长使用寿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功能负离子聚丙烯母粒,包括以下重量比的组分:火成岩30-50份、六环石50-70份、足球烯0.01-0.1份、石墨烯0.001-0.01份、载体树脂20-30份、功能性助剂0.1-0.3份、钛酸酯与铝酸酯任意一种5-10份、分散剂5-15份。
作为优选,包括无公害色粉2份。
作为优选,所述功能性助剂包括重量比相同的二氧化钛、氧化锌、氧化镁中任意一种或多种。
作为优选,所述分散剂为聚丙烯酸胺。
作为优选,所述载体树脂为液相本体法合成的粉体聚丙烯树脂和无规聚丙烯树脂中任意一种。
作为优选,所述火成岩和六环石均为微、纳米粉体。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负离子聚丙烯母粒的制备方法,步骤包括:
步骤S1、天然多功能负离子复合添加剂的制备,
取相应重量组分的火成岩的微纳米分体和六环石微纳米粉体进行混合搅
拌,然后加入相应重量组分的钛酸酯与铝酸酯任意一种,加入相应重量组
分的足球烯;
步骤S2、取相应重量组分的载体树脂投入专业设备达到熔融状态;
步骤S3、将步骤S1中制得的天然多功能负离子复合添加剂投入熔融状态下
的载体树脂中;
步骤S4、取相应重量组分的分散剂投入至步骤S3中制得的的混合物中并搅
拌均匀;
步骤S5、投入相应重量组分的功能性助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市腾之家居用品有限公司,未经台州市腾之家居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697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