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氨酯发泡塑料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567225.3 | 申请日: | 2018-06-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072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 发明(设计)人: | 刘梅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新益特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G18/42 | 分类号: | C08G18/42;C08G18/38;C08G18/58;C08G18/66;C08J9/00;C08L75/06 |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孙茂义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聚氨酯发泡塑料 二甲酸二甲酯 溴化环氧树脂 二异氰酸酯 硅烷偶联剂 聚酯二元醇 耐腐蚀性能 重量百分比 原料组成 黏度 高硬度 磺酸钠 耐候性 乳液 催化剂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氨酯发泡塑料,它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二异氰酸酯20‑30份、聚酯二元醇12‑16份、二甲酸二甲酯‑5‑磺酸钠2‑5份、硅烷偶联剂3‑8份、溴化环氧树脂15‑18份、催化剂1.5‑3份。本发明的聚氨酯发泡塑料,具有耐候性和耐腐蚀性能好、高硬度、乳液黏度低、稳定性好等优点,适合广泛的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塑料材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聚氨酯发泡塑料。
背景技术
高分子材料:macromolecular material,以高分子化合物为基础的材料。高分子材料是由相对分子质量较高的化合物构成的材料,包括橡胶、塑料、纤维、涂料、胶粘剂和高分子基复合材料,高分子是生命存在的形式。所有的生命体都可以看作是高分子的集合。合成高分子材料主要是指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三大合成材料,此外还包括胶黏剂、涂料以及各种功能性高分子材料。合成高分子材料具有天然高分子材料所没有的或较为优越的性能--较小的密度、较高的力学、耐磨性、耐腐蚀性、电绝缘性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的聚氨酯发泡塑料,具有耐候性和耐腐蚀性能好、高硬度、乳液黏度低、稳定性好等优点,适合广泛的推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聚氨酯发泡塑料,它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二异氰酸酯、聚酯二元醇、二甲酸二甲酯-5-磺酸钠、硅烷偶联剂、溴化环氧树脂、催化剂,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为:二异氰酸酯20-30份、聚酯二元醇12-16份、二甲酸二甲酯-5-磺酸钠2-5份、硅烷偶联剂3-8份、溴化环氧树脂15-18份、催化剂1.5-3份。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例中,所述二异氰酸酯、聚酯二元醇的重量比为22-28:13-15。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例中,所述硅烷偶联剂为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例中,所述聚氨酯发泡塑料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为:二异氰酸酯20份、聚酯二元醇12份、二甲酸二甲酯-5-磺酸钠2份、硅烷偶联剂3份、溴化环氧树脂15份、催化剂1.5份。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例中,所述聚氨酯发泡塑料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为:二异氰酸酯25份、聚酯二元醇14份、二甲酸二甲酯-5-磺酸钠4份、硅烷偶联剂5份、溴化环氧树脂16份、催化剂2.5份。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例中,所述聚氨酯发泡塑料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为:二异氰酸酯30份、聚酯二元醇16份、二甲酸二甲酯-5-磺酸钠5份、硅烷偶联剂8份、溴化环氧树脂18份、催化剂3份。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的聚氨酯发泡塑料,具有耐候性和耐腐蚀性能好、高硬度、乳液黏度低、稳定性好等优点,适合广泛的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聚氨酯发泡塑料,它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二异氰酸酯、聚酯二元醇、二甲酸二甲酯-5-磺酸钠、硅烷偶联剂、溴化环氧树脂、催化剂,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为:二异氰酸酯20-30份、聚酯二元醇12-16份、二甲酸二甲酯-5-磺酸钠2-5份、硅烷偶联剂3-8份、溴化环氧树脂15-18份、催化剂1.5-3份。
上述中,所述二异氰酸酯、聚酯二元醇的重量比为22-28:13-15。
上述中,所述硅烷偶联剂为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上述中,所述聚氨酯发泡塑料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为:二异氰酸酯20份、聚酯二元醇12份、二甲酸二甲酯-5-磺酸钠2份、硅烷偶联剂3份、溴化环氧树脂15份、催化剂1.5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新益特塑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新益特塑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672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