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厂增湿型双曲线冷却塔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66715.1 | 申请日: | 2018-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009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钱学略;刘茂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伏波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C1/00 | 分类号: | F28C1/00;F28F25/06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李双娇 |
地址: | 201107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头 填料层 雾化 双曲线冷却塔 增压喷头 集水池 增湿 冷却 电厂 体内 吸热 火力发电厂 冷却塔结构 循环水冷却 从上至下 空气入口 冷却水量 塔体侧壁 增湿降温 冷却水 配水管 喷淋管 水汽化 增湿区 散热 多层 水中 塔体 叠加 蒸发 增设 | ||
本发明涉及火力发电厂循环水冷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厂增湿型双曲线冷却塔,包括塔体,塔体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喷淋管、填料层以及至少一层喷头,喷头与配水管相连接,喷头为雾化增压喷头,喷头前压力不小于0.18Mpa,塔体侧壁的底部开设有空气入口,塔体内底部设有集水池,填料层以下集水池以上的区域构成雾化相变增湿区。在不改变现有冷却塔结构的基础上,在填料层的下方增设一层或多层喷头,该喷头为雾化增压喷头,可使一部分水汽化,而从其余的水中大量吸热,起到相变增湿降温的效果,可以进一步加大冷却水的蒸发散热,降低被冷却后的水的温度,或者起到在不改变冷却温度时增大冷却水量,或者是两种效果的叠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火力发电厂循环水冷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厂增湿型双曲线冷却塔。
背景技术
双曲线逆流式自然通风冷却塔是火力发电厂循环水系统中应用最广泛的冷却设备。参见图1所示,这种冷却塔的结构及原理为:在塔内设有配水系统01和填料层02,填料层02位于配水系统01下方,从凝汽器出口排出的冷却水被送至塔体下部,进入配水系统01,水沿着配水系统01的配水槽和配水管喷淋出,在飞溅下落的过程中,冷空气依靠塔体所形成的自拔力由塔体下部的空气入口03吸入并与水滴呈逆向流动,吸热后的空气由塔顶排入大气。冷却水的冷却主要依靠蒸发冷却,其次是对流换热冷却。被冷却的水落入塔体下部的集水池04内,由水沟送入循环泵入口重复利用。
随着电厂机组容量的不断增大,冷却塔的淋水面积和塔高也不断增大、增高,导致冷却塔在夏季工况时,尤其是当填料层02使用年限变长时,冷却后的水温很容易偏高,达不到设计工况下的温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厂增湿型双曲线冷却塔,在不改变现有冷却塔结构的基础上,能够降低冷却后的水温,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厂增湿型双曲线冷却塔,包括塔体,塔体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喷淋管、填料层以及至少一层喷头,喷头与配水管相连接,喷头为雾化增压喷头,喷头前压力不小于0.18Mpa,塔体侧壁的底部开设有空气入口,塔体内底部设有集水池,填料层以下集水池以上的区域构成雾化相变增湿区。
优选地,喷头为前置真空室的雾化增压喷头。
优选地,喷淋管和配水管均与同一进水管相连通,进水管具有热水入口。
优选地,喷淋管与第一进水管相连通,第一进水管具有第一热水入口;配水管与第二进水管相连通,第二进水管具有第二热水入口。
优选地,塔体内在喷淋管的上方设有除雾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显著的进步:
在不改变现有冷却塔结构的基础上,在填料层的下方增设一层或多层喷头,该喷头为雾化增压喷头,喷头前压力不小于0.18Mpa,喷头喷出的水高速旋转,形成真空室,迫使一部分水汽化,而从其余的水中大量吸热,起到相变增湿降温的效果,可以进一步加大冷却水的蒸发散热,降低电厂增湿型双曲线冷却塔中被冷却后的水的温度,或者起到在不改变冷却温度时增大冷却水量,或者是两种效果的叠加,从而解决现有冷却塔在夏季工况下冷却水温降不够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电厂双曲线冷却塔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实施方式的电厂增湿型双曲线冷却塔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电厂增湿型双曲线冷却塔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雾化增压喷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雾化增压喷头前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仰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伏波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伏波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667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