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费用支付管理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62977.0 | 申请日: | 2018-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556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吕健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20/38 | 分类号: | G06Q20/38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97 | 代理人: | 刘锋 |
地址: | 100193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费用 支付 管理 方法 系统 计算机 设备 可读 介质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费用支付管理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费用支付管理方法包括:接收第一用户发出的对于第二用户的费用支付请求;确定对应于费用支付请求的至少一条消费信息并对至少一条消费信息进行验证;对第一用户是否具有对第二用户进行费用支付请求的代理权限进行验证;两项均验证成功后,根据费用支付请求分发消费信息对应的支付费用至第二用户对应的账户。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对费用支付请求对应的消费信息和第一用户的代理权限进行验证,从而确保了消费信息的真实性和第一用户代理的合法性,提升了费用支付的规范性和安全性,还提高了劳动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理系统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费用支付管理方法、一种费用支付管理系统、一种计算机设备和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公司进行报销时,往往无法对报销对应的消费项目进行真实性的验证,从而导致很多不必要的报销费用支出,同时对于同一个员工的待报销费用,往往只能本人办理,在其他人代办时没有一套完整规范的流程,使公司的日常报销流程较为繁琐,会占用公司员工较多的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了一种费用支付管理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费用支付管理系统;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费用支付管理方法,包括:接收第一用户发出的对于第二用户的费用支付请求;确定对应于费用支付请求的至少一条消费信息并对至少一条消费信息进行验证;对第一用户是否具有对第二用户进行费用支付请求的代理权限进行验证;两项均验证成功后,根据费用支付请求分发消费信息对应的支付费用至第二用户对应的账户。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对消费信息进行验证,还对第一用户的代理权限进行验证,这样的方式,对用户消费的真实性进行了验证,还验证了代理进行费用支付请求的第一用户的代理权限进行了验证,有利于保证真实合理的费用及时得到支付,提高费用支付管理的合理性和管理效率,节省时间,提高劳动效率。
具体地,接收第一用户发出的对于第二用户的费用支付请求,即具体消费人员的消费报销,或者说费用支付请求,可以由另一人替代发出,其中,第一用户为发出费用支付请求的人员,第二用户即为具体消费人员;对于具体消费人员而言,不需要去学习和熟悉繁琐的费用支付程序,也不需要本人亲自到场,尤其对于一些高层管理人员或者身在外地的工作人员,这样的方式,可以节省其大幅的时间和精力;对于第一用户而言,其长期反复执行费用支付请求,对于费用支付程序熟悉,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失误或者误操作,并且第一用户也可以代理多个具体消费人员,对费用支付请求进行批量处理,由此,使组织内的分工可以更加精细和专业,从而可以大幅提高劳动效率;确定对应于费用支付请求的至少一条消费信息并对至少一条消费信息进行验证,可以防止对不存在的消费信息进行费用支付,避免财产损失;对第一用户是否具有对第二用户进行费用支付请求的代理权限进行验证,可以避免误操作或者作弊行为,减少第二用户的支付费用被侵占的可能性;两项均验证成功后,即费用支付请求对应的消费信息真实且第一用户具有对第二用户的代理权限时,根据费用支付请求分发消费信息对应的支付费用至第二用户对应的账户,完成费用支付流程。可以理解地,第二用户对应的账户可以为银行帐号,也可以为第三方电子账户,如微信钱包、支付宝等。需要注意的是,代办的第一用户无法下达更改收款账户的指令,以保证支付费用的安全。
可以理解地,一个费用支付请求中可以有多条消费信息,而不同的消费信息对应的第二用户也可不同,又由于每个第二用户指定代办的第一用户都是独立的,即存在重复的可能性,因此第一用户可以为多个第二用户代办费用支付流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629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