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60233.5 | 申请日: | 2018-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532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刘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06 | 分类号: | F23D14/06;F23D14/46;F23D14/62;F23D14/76 |
代理公司: | 33102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雪波;叶桂萍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电偶 点火针 第二侧壁 第一侧壁 内环火盖 混气室 内环壁 空腔 间隔设置 燃气通道 使用寿命 燃气灶 燃烧器 外环壁 有效地 盖体 火盖 火率 火针 通孔 外壁 成功率 点火 容纳 覆盖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包括有具有中央燃气通道的基座,内环火盖以及覆盖在内环火盖上的盖体,其特征在于:内环火盖包括内外间隔设置的C形内环壁和C形外环壁,两者对应的端部分别通过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连接,从而围成中央混气室;相对该中央混气室而言,第一侧壁、第二侧壁以及C形内环壁的外壁共同围成用来容纳点火针和/或热电偶的空腔,并且在第一侧壁和/或第二侧壁上对应点火针和/或热电偶的位置开设有至少一个通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空腔的形成,能有效地把热电偶与点火针保护起来,进而提高点火针的点火成功率和/或热电偶的保火率,同时还能延长点火针和/或热电偶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烧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较好保火效果的火盖结构。
背景技术
常见的家用燃烧器,一般具有外火盖和内火盖,连同点火针、热电偶(或同等功能的离子感应针)等元件实现产生火焰、维持火焰等功能。现有的燃烧器外火盖结构一般包括具有多个主火通道的外火盖本体,外火盖本体下端面具有混气室,该混气室与主火通道连通,主火通道在外火盖本体外端面形成主火孔。这类的专利文献可以参考专利号为ZL200520014838.2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燃气灶燃烧器用锥形火火盖》(授权公告号CN2842216Y),还可以参考专利号为ZL201120246965.0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燃烧器火盖》(授权公告号为CN202149492U)。上述公开的这种单主火孔燃烧方式,存在燃烧后火焰容易跳动,燃烧区域不稳定的不足。现有技术中公开了很多具有稳焰功能的外火盖结构,如专利号为ZL200920112857.7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燃气灶外环火盖》(授权公告号为CN201377835Y),该专利中在外火盖外侧立面上开设有稳焰孔,稳焰孔位于外环火孔下方且与外环火孔交替排列,稳焰孔里端与火盖的燃气通道连通。由于稳焰孔的设置使得燃烧效率大大提高,可以减少室内一氧化碳的排放。但溢流液容易进入主火孔或稳焰孔从而堵塞主火通道或稳焰通道,而当堵住的火孔对应点火针附近就使得燃气灶点不着火,当堵住的火孔对应热电偶(或同等功能的离子感应针)附近就使得燃气灶不能维持火焰,综上所述,有待对现有的燃烧器作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提高点火或保火成功率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包括有:
基座,具有中央燃气通道;
内环火盖,设置在基座之上,并且与基座之间形成与所述中央燃气通道相连通的中央混气室;
盖体,覆盖在所述内环火盖上;
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火盖包括内外间隔设置的C形内环壁和C形外环壁,两者对应的端部分别通过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连接,从而围成所述的中央混气室;相对该中央混气室而言,所述第一侧壁、第二侧壁以及C形内环壁的外壁共同围成用来容纳点火针和╱或热电偶的空腔,并且在所述第一侧壁和╱或第二侧壁上对应点火针和╱或热电偶的位置开设有至少一个通孔。
为了能提高点火和╱或保火成功率,所述第一侧壁和/或第二侧壁的上端面成型有至少一个保火凹槽。
为了更好地安装点火针或热电偶,在沿自下至上的方向上,所述中央燃气通道在邻近所述点火针和╱或热电偶的下部位置具有纵截面呈S型的斜坡。由于中央燃气通道具有S型的斜坡,一方面可以减少燃气进入中央混气室的阻力,同时,S型斜坡的凹入部能在基座下方预留了较大的空间供给点火针和╱或热电偶的安装,使得点火针和╱或热电偶的安装方便快捷。
为了对通孔提供燃烧所需要的空气,该通孔可以为对应点火针的点火孔,也可以为对应热电偶的保火孔,还包括有外环火盖,所述外环火盖,也设置在基座之上,位于内环火盖的外围,并且与基座之间形成外环混气室;所述中央混气室和外环混气室之间形成补气腔,所述内环火盖的内壁所围成的中空部位形成与所述连接段、补气腔相连通的空气补充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602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