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组合电解液型双离子摇椅式二次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56847.6 | 申请日: | 2018-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116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周豪慎;乔羽;江克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10/0525 | 分类号: | H01M10/0525;H01M10/0568;H01M10/0569 |
代理公司: | 32257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杨慧林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解液 负极电解液 正极电解液 隔膜 二次电池 摇椅 离子 制备 负极 碱金属盐 电池 存储技术领域 醚类有机溶剂 正极 循环稳定性 电化学 负极材料 离子液体 正极材料 成片状 滴加 滴入 分隔 加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电解液型双离子摇椅式二次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化学存储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电池包括正极、负极、隔膜和电解液,电解液包括正极电解液和负极电解液,正极电解液为含有碱金属盐的离子液体,负极电解液为含有相同碱金属盐的醚类有机溶剂;正、负极通过隔膜分隔开,并分别在隔膜两侧滴入相应的正极电解液和负极电解液。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电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和隔膜加工成片状;在隔膜两侧分别滴加正极电解液和负极电解液,得到组合电解液型双离子摇椅式二次电池。本发明的组合电解液型双离子摇椅式二次电池可以同时发挥正极电解液和负极电解液的优点,从而极大提高电池的循环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合电解液型双离子摇椅式二次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化学存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储能器件之一,它将锂离子作为电荷传输的载体脱嵌于正与负极材料之间,从而达到电能存储与释放,它具有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高以及工作电压高等优点,在大规模储能和交通运输行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锂离子电池中关键原料锂元素,其在地壳中储量仅有0.065%,且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南美地区。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人类的生活与生产对锂资源的需求会量不断加大,可以预见锂资源的价格将会随之不断上涨,这将导致各种锂电子设备应用困难且价格昂贵,因此开发新型储能器件替代锂离子电池储能设备已经十分紧迫。与锂离子电池相比,阴阳双离子摇椅式电池通过阴阳两种离子作为载体脱嵌于正负极材料之间,具有输出电压高、环境友好和价格低廉等优点,被认为是最有希望的下一代新型储能器件之一。但是阴阳双离子摇椅式电池中正极反应阴离子的脱嵌过程中,其反应电位在5V左右,在这么高的电位下传统的有机电解液会发生严重的氧化分解,从而会导致电池的稳定性和效率急剧衰减。因此近期有科学家尝试使用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质的离子液体其作为电池电解液,研究结果表明离子液体是使用确实可以有效的抑制电解液的分解,提高电池的正极性能。此举虽然很好地保证电池正极反应,但是也带来了一些系列问题,尤其是离子液体电解液的使用其会影响负极材料表面生产不稳定的固态电解质膜造成负极的严重的副反应,大大减低电池库伦效率,影响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如何有效的设计阴阳双离子摇椅式电池的正负极反应,保证阴阳双离子摇椅式电池高输出电压、环境友好和低成本等优势,推动其商业化,一直是困扰科学家的一道难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电解液型双离子摇椅式二次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组合电解液型双离子摇椅式二次电池在正极反应中使用离子液体为电解液保证电解液在高工作电压下不被分解,在负极反应中使用醚类有机溶剂为电解液保证负极的库伦效率,可以同时发挥正极电解液和负极电解液的优点,从而极大提高电池的循环稳定性。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双离子摇椅式二次电池,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和电解液,所述电解液为组合型电解液,包括正极电解液和负极电解液,所述正极电解液为含有碱金属盐的离子液体,所述负极电解液为含有相同碱金属盐的醚类有机溶剂。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离子液体中的阴离子与碱金属盐中的阴离子保持一致。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碱金属盐中的阳离子选自Li+、Na+或K+,所述碱金属盐中的阴离子选自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根、双(氟磺酰)亚胺根、三氟甲磺酸根或六氟磷酸根。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离子液体中的阳离子选自1-甲基-1-丙基吡咯烷离子、1-乙基-3-甲基咪唑离子、N-三甲氧基硅基丙基-N,N,N-三甲基正离子或N,N-二烷基吡咯烷鎓离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568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料电池模组
- 下一篇:一种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生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