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百秋李醇在制备防治肾损害药物中的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56429.7 | 申请日: | 2018-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036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彭成;胡冠英;谢晓芳;熊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1/045 | 分类号: | A61K31/045;A61P13/12;A61P9/12;A61K36/532 |
代理公司: | 51222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李高峡;全学荣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百秋李醇 肾损害 肾纤维化 高血压性肾损害 制备 治疗 预防 成分制备 复方药物 广藿香油 基质蛋白 药物开发 辅助性 可接受 肾组织 活化 拮抗 沉积 病理 延缓 合成 下调 防治 应用 进程 | ||
本发明涉及百秋李醇在制备预防或/和治疗肾损害的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拮抗肾纤维化而预防或/和治疗高血压性肾损害的药物。它是以百秋李醇或广藿香油为主要成分,或与其它药物配制成复方药物,加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辅助性成分制备而成的制剂。本发明提供的药物是通过抑制RAS,下调TGF‑β1和PAI‑1水平,抑制MFB的增值和活化,减少基质蛋白的合成和ECM沉积,从而改善肾组织的病理改变,进而抑制肾纤维化和延缓肾损害的进程。因此,基于肾纤维化的抑制作用,百秋李醇在预防或/和治疗肾损害,尤其是高血压性肾损害的药物开发方面具有优异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百秋李醇在制备防治肾损害药物中的用途,具体地,是在制备防治高血压性肾损害的药物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肾损害指由于肾脏小动脉痉挛、硬化、退化、退变导致肾脏缺血、缺氧、肾实质纤维化,出现蛋白尿,因而肾功能出现进行性减退,导致尿毒症等病的发生。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防治肾脏损害尤为重要。
高血压是导致肾损害的常见病因,最终可进展为只能依靠透析和肾移植治疗的终末期肾病(ESRD),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据统计,在我国,高血压性肾损害患病人数逐年增加,由其引起的ESRD患者占9.9%,仅次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和糖尿病肾病。因此,如何有效地防治高血压性肾损害仍是全球亟待解决的问题。
肾纤维化是各种原因所致的CKD(包括高血压性肾损害)进展为ESRD的共同病理和共同途径,其病理改变主要为正常肾单位的进行性破坏,同时伴有成纤维细胞和MFB的增殖和活化,促纤维化因子的大量释放,基质蛋白的合成增加,引起ECM的过度堆积,造成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最终导致肾功能的丧失。其中,RAS主要效应分子肾素和AngⅡ、TGF-β1和PAI-1不仅是调节血压的重要血管活性物质,同时也是引起肾脏纤维化的关键介质;ColⅠ、ColⅢ及FN是ECM重要的组成成分,其合成增加引起的ECM异常沉积是导致肾纤维主要机制之一;MFB是合成基质蛋白的主要效应细胞,而α-SMA是肾脏MFB活化的特异性标志蛋白。所以,观察上述指标可以更好地了解高血压性肾损害的情况。
目前,临床上多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钙离子拮抗剂(CCB)、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等降压药物和前列腺素E1(PGE1)、他汀类降脂药等肾保护药物治疗高血压肾损害,但疗效并不理想,且副作用均比较明显。因此,从中药或天然药物中研发出高效且副作用少的治疗高血压性肾损害的药物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百秋李醇,又称广藿香醇,是主要存在于天然植物广藿香中的一种三环倍半萜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15H26O,分子量为222.37,为无色晶体,有较淡的广藿香香气。熔点55~56℃,沸点280℃,相对密度为1.0284,旋光度-97.4°(c=24,氯仿)。不溶于水,溶于石油醚、乙醇和其它常用有机溶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中医药大学,未经成都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564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维酮碘溶液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水合氯醛在制备代谢调节剂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