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墨烯检测固定用夹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55623.3 | 申请日: | 2018-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634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林前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国盛石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任重;单香杰 |
地址: | 423000 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白***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放置板 石墨烯 底座 夹持装置 检测 摇把 夹持块 工作效率 螺栓固定 内部设置 水平状态 自行调节 拐角处 夹持板 板夹 弹珠 滑槽 转动 体力 移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检测固定用夹持装置,包括底座、支柱、放置板、夹持块,所述底座的上方拐角处使用螺栓固定安装有支柱,且底座的上方设置有放置板,本发明石墨烯检测固定用夹持装置通过摇把的转动,推动两块夹持板在滑槽内移动,从而将石墨烯板夹紧进行固定,通过摇把能够缓慢推动夹持块,从而防止对石墨烯板造成损坏,且通过摇把能够节省体力,便于使用,减轻了工作强度;将底座与放置板通过支柱固定连接,由于支柱上设置有若干个固定弹珠,放置板的内部设置有凹槽,能够将放置板固定,且呈现水平状态,在进行检测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调节高度,从而使得检测更加方便,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墨烯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墨烯检测固定用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以sp²杂化轨道组成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二维碳纳米材料,石墨烯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力学特性,在材料学、微纳加工、能源、生物医学和药物传递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被认为是一种未来革命性的材料。石墨烯是世上最薄却也是最坚硬的纳米材料 ,它几乎是完全透明的,石墨烯另一个特性,是能够在常温下观察到量子霍尔效应。
现有技术的石墨烯检测固定用夹持装置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石墨烯检测时,大都没有设立固定夹持装备,仅仅通过人力来将将其固定,在对其进行检测,在检测时可能会触碰到石墨烯,造成石墨烯发生位移,从而使得检测失败。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墨烯检测固定用夹持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稳定夹持等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石墨烯检测固定用夹持装置,包括底座、支柱、放置板、夹持块,所述底座的上方拐角处使用螺栓固定安装有支柱,且底座的上方设置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上方表面内嵌设置有夹持块,且放置板的上方表面位于夹持块之间设置有石墨烯板;
所述支柱的顶端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有限位板,且支柱的圆周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固定弹珠;所述放置板的上方表面设置有两个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穿孔,且两个固定板之间位于放置板的上方表面设置有滑槽;
所述夹持块的一侧表面设置有防护垫,且夹持块的另一侧中间位置内嵌设置有插槽,所述夹持块远离防护垫的一端设置有摇把,所述摇把靠近夹持块的一端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远离摇把的一端设置有插杆。
优选的,所述插槽的深度为1.5厘米,能够允许插杆插入,且能够自由转动。
优选的,所述夹持块设置有两组,安装在放置板的上方滑槽的内部,且能够自由滑动。
优选的,所述穿孔的内部均设置有螺纹,能够允许螺杆穿过,且与螺杆紧密咬合。
优选的,所述支柱设置有四组,分别位于底座的上方四个拐角处,且均贯穿于放置板。
优选的,所述放置板的四角内部与固定弹珠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凹槽,且能够与固定弹珠相互卡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石墨烯检测固定用夹持装置通过摇把的转动,推动两块夹持板在滑槽内移动,从而将石墨烯板夹紧进行固定,通过摇把能够缓慢推动夹持块,从而防止对石墨烯板造成损坏,且通过摇把能够节省体力,便于使用,减轻了工作强度。
2、本发明石墨烯检测固定用夹持装置将底座与放置板通过支柱固定连接,由于支柱上设置有若干个固定弹珠,放置板的内部设置有凹槽,能够将放置板固定,且呈现水平状态,在进行检测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调节高度,从而使得检测更加方便,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放置板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国盛石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国盛石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556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