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薄膜手套及快速穿戴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54098.3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645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林光豪;高翔;魏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41D19/00 | 分类号: | A41D19/00;A41D19/015 |
代理公司: | 宁波高新区核心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3 | 代理人: | 涂萧恺 |
地址: | 3150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套主体 薄膜手套 连接带 穿戴装置 手套 通孔 穿戴设备 对称设置 柱体 穿戴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薄膜手套及快速穿戴装置,属于手套穿戴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手套主体,所述手套主体的后端上面设置有连接带,连接带连接上下两个手套主体,用于实现成叠的薄膜手套组中手套主体相互连接;所述手套柱体上设置有两个及以上的通孔,所述通孔位于所述手套主体的后端,且以所述连接带为中心,两侧对称设置。用于手套主体的定位。达到了结构简单、连续快捷穿戴且使用效果稳定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套穿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薄膜手套及快速穿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任何人的皮肤无论何时何地都存在大量的细菌及污物,在医院更易如此,平时日常操作中需要佩戴薄膜手套,如对病人检查时,处理一些经常接触的物品时,使用一些仪器时,不仅可以保护病人,防止交叉感染,同时也可以保护医护人员,在上诉操作前,医务人员有时需要进行手消毒后穿戴薄膜手套,此时常存在许多问题,首先薄膜手套成堆放置于包装袋内,造成取用时困难,同时薄膜手套入口常无法容易打开,同时需要另外一只手得辅助穿戴,不仅浪费时间,还存在加重污染可能,在一天要做大量检查操作的医护人员中,效率大大降低,以及增加感染风险。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薄膜手套穿戴不便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薄膜手套及快速穿戴装置,其中薄膜手套相较于传统手套而言,在手套主体的后端上面设置有连接带,用于连接相邻的手套主体,利用连接带来实现相邻手套之间的连续性,为形成叠放且连续的薄膜手套组的提供基础。快速穿戴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内设置有导柱,叠放的薄膜手套套设在导柱上,导柱的上端设置有弹开件,当弹开件位于薄膜手套上下面之间时,将撑开薄膜手套的上下面分离并撑开;用于实现薄膜手套的快速且连续的穿戴。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结构简单、连续快捷穿戴且使用效果稳定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薄膜手套,包括手套主体,所述手套主体的后端上面设置有连接带,连接带连接上下两个手套主体,用于实现成叠的薄膜手套组中手套主体相互连接;所述手套柱体上设置有两个及以上的通孔,所述通孔位于所述手套主体的后端,且以所述连接带为中心,两侧对称设置。用于手套主体的定位。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带的中部设置有断点,用于快捷的拉断。
一种快速穿戴装置,包括
箱体,正面和顶面的中部设置有连通的开口;所述箱体内放置有由所述的薄膜手套叠放而成的薄膜手套组,且薄膜手套组位于所述开口的正下方;
导柱,设置有多根,位于所述箱体内,且和箱体的底面连接;所述导柱贯穿所述薄膜手套的通孔,将箱体的薄膜手套组固定,且所述导柱的高度高于薄膜手套组的厚度;且所述导柱的上端连接设置有弹开件,所述弹开件的形状为L型,L型弹开件的下端和所述导柱的内侧面连接,在弹开件和导柱之间构成一个框形结构;L型弹开件的上端为薄片体,薄片体具有弹性形变的能力。
作为优选:所述导柱包括
主杆,下端和所述箱体的底面连接固定;
转杆,下端设置有转动轴,且转动轴和主杆铰接,相对于主杆倾斜设置;且所述弹开件和转杆的内侧面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主杆相对于转杆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相对于主杆竖向内凹设置,所述卡槽的长度大于等于转杆的长度,用于将转杆容纳在主杆的卡槽内,实现薄膜手套组便捷的置入在导柱上。
作为优选:所述主杆相对于转杆上的弹开件设置有卡口,所述卡口相对于主杆横向内凹设置,且所述卡口连通所述卡槽,用于转杆转动位于主杆卡槽内时,避免弹开件和主杆之间发生干涉,并且固定好弹开件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第一医院,未经宁波市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540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