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分解汽车尾气功能的沥青材料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53668.7 | 申请日: | 2018-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529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肖克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界首市静峰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95/00 | 分类号: | C08L95/00;C08K9/02;C08K9/04;C08K3/34;C08K3/22;B01D53/86;B01D53/62;B01D53/04 |
代理公司: | 合肥广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9 | 代理人: | 宋宇晴 |
地址: | 2365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沥青材料 汽车尾气 纳米二氧化钛 改性沸石 分解 吸附 制备 二氧化钛悬浮液 汽车尾气污染 光照条件 吸附效果 有效缓解 载体相 二氧化碳 沸石 附着 降解 喷涂 催化剂 污染物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分解汽车尾气功能的沥青材料制备方法,将纳米二氧化钛附着于改性沸石内,改性沸石载体优异的吸附效果可以吸附大量空气中的汽车尾气;纳米二氧化钛是一种优良的催化剂,可在光照条件下将汽车尾气中的绝大多数污染物氧化,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将其与改性沸石载体相结合,大大提高了纳米二氧化钛的分解效率和利用率,应用与路面时,又在该沥青材料表面再次喷涂沸石二氧化钛悬浮液,进一步巩固了该沥青材料吸附降解效果,有效缓解了汽车尾气污染严重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沥青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分解汽车尾气功能的沥青材料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汽车尾气具有典型的刺激气味,尾气中的 NO2 转变为 HNO3 后对眼睛产生刺激,此外,汽车尾气中能够引起急性眼刺激的物质还包括丙烯醛、乙醛、甲醛等物质,同时较高浓度的汽车尾气容易引起呼吸困难、咽喉痛、头痛、咳嗽,严重者还能诱发哮喘。人体的呼吸系统是最直接与汽车尾气接触的器官,长期接触汽车尾气会使得呼吸系统免疫力降低,随之而来的是支气管炎、慢性气管炎等相关疾病的发作。此外汽车尾气对人体的免疫系统、生殖系统均有不良影响,更有学者认为汽车尾气有诱变和致癌的效应。目前对于汽车尾气的净化措施基本上集中在尾气排放的控制及尾气本身的净化两方面,例如:燃烧室的系统优化、推迟点火提前角、废气再循环等发动机内部净化处理措施,水洗、尾气催化净化器等发动机外部尾气净化措施。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具有分解汽车尾气功能的沥青材料制备方法,为汽车尾气的净化开辟一条新的道路,同时又具有良好的汽车尾气分解催化效果。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具有分解汽车尾气功能的沥青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已下步骤:
(1)将以重量份计20-30份沸石用氢氧化钠溶液浸泡10-30min后,过滤,并在90-110ºC下烘干,然后加入5-10份氧化镁,混合均匀后置于马弗炉中,380-420℃下焙烧3-5h,得到经氧化镁改性的沸石;
(2)将步骤(1)所得物、20-30份纳米二氧化钛分散在400-500份去离子水中,在常温、250-350 r/min转速条件下搅拌1-2h后,升温至65-75℃,缓慢加入30-50份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溶液,继续搅拌3-5h,自然静置至室温,将反应液过滤,得到固体沉淀,将沉淀用蒸馏水洗涤2-3次,在 80-100℃条件下充分干燥并研磨,过150-250目筛;
(3)将80-120份基质沥青在120-160℃的烘箱中熔融,熔融后将沥青转移至电热炉上保持150-160℃的温度,加入5-8份芳烃油,并使用高速剪切乳化搅拌机在1500-2500r/min 转速下进行剪切搅拌10-30min;
(4)将步骤(2)所得物缓慢多次地加入到步骤(3)所得物中,待全部添加完毕后,将转速调至 3500-4500r/min,在150-160℃的温度下继续搅拌1-2h,使所得物均匀分散在基质沥青中即可。
进一步的,步骤(1)所述的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为5-10%。
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溶液浓度为30-50%。
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的基质沥青为重交通沥青AH-90。
进一步的,该沥青材料在路面使用时,可在表面喷涂由步骤(2)所得的纳米二氧化钛改性沸石悬浮液,具体方法为将所述悬浮液喷涂在所述沥青材料路面上,等待自然晾干后,再次喷涂,共喷涂2-4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界首市静峰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未经界首市静峰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536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