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处理明胶废水的处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53577.3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067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张荣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荣斌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03/36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胡川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水 明胶 处理工艺 初沉池 污泥处理单元 综合指标 搭配使用 继续处理 静置沉降 企业废水 絮凝沉降 氧化处理 氧化反应 综合废水 处理量 气浮池 沉降 气浮 污泥 原水 下层 上层 节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处理明胶废水的处理工艺,包括将废水送至初沉池进行沉降处理的步骤,经初沉池处理后的废水排入Fenton池内进行氧化处理,在Fenton池内,先向Fenton池内加入Fenton试剂,氧化反应后加入PAC,然后再加入PAM,静置沉降后,Fenton池内的下层污泥送至污泥处理单元,上层废水送至气浮池内继续处理。通过采用Fenton氧化法以及搭配使用PAC和PAM的方式,对明胶综合废水的原水进行充分絮凝沉降,大幅降低废水的综合指标,免除了后期的气浮处理,减少了后续A/O池的处理量,有效节约了企业废水处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明胶废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处理明胶废水的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骨明胶生产企业大多沿用传统碱法工艺制胶,工艺流程包括:浸酸→退酸水洗→浸灰→退灰水洗→中和→水洗→加热提胶→精制处理→浓缩→蒸发→灭菌→挤胶、干燥,该工艺方法每生产一吨明胶,耗水600-1000吨,产生固废10-20吨,废渣、废水排放量大,其产生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可溶性蛋白,包括大量的胶体、油脂、有机物颗粒、悬浊液和乳浊液,这种废水在碱性介质中很难自然沉降、澄清,其必须采用物理或者化学的方法来处理,针对明胶生产废水排放的特点,一般采用取清、污分流分治的方法,传统明胶废水处理的方法存在多种,但主要的处理工艺流程为:原水→预沉集水池→预沉池→综合调节池→反应初沉池→气浮池→A/O池→终沉池→曝气生物滤池(IBAF池)→达标排放。
刘宏斌等人在论文《明胶废水治理新技术》中指出,明胶废水采用Fenton氧化絮凝+气浮+接触氧化组合工艺的处理效果较理想,COD为2500mg/L的原水,经组合工艺处理后,其COD值降为87.8mg/L,处理效果显著,同时,论文中指出,明胶本是一种大分子蛋白质,通常状态为三级螺旋结构,比较稳定,要使明胶蛋白质从水中析出,首先要破坏立体结构,而加双氧水,可使其三级结构中的氢键等次级键氧化断裂,使之脱稳凝结析出,另外,双氧水也可使硫酸亚铁中的Fe2+氧化成Fe3+,而新生成的的氢氧化物Fe(OH)3具有很强的吸附和絮凝作用,采用FeSO4+H2O2(Fenton试剂)+PAM(聚丙烯酰胺)的方式可使明胶废水的COD值降至150-1000mg/L。通过分析可以知道,Fenton试剂主要用于将溶解于水中的大分子蛋白质析出,然后再通过Fe(OH)3来吸附形成絮体,以此来实现絮凝沉降,然而,该方式在实际应用中的絮凝效果并不理想,原因在于,Fe(OH)3吸附形成的絮体受到析出的大分子蛋白质分散度的影响而形成大小不一、分散不均的絮体,这些絮体形态不稳定,若直接加入PAM对其进行沉降,由于PAM为高分子混凝剂,其混凝机理主要为吸附架桥作用,并且对使用量和水体pH值较为敏感,当絮体分散度过高、形态不稳定时,其吸附效果有限,导致PAM并不能完全将废水中的絮体吸附沉降,进而使一部分的絮体无法有效地被吸附絮凝,废水中依然含有相当一部分的絮体,且主要以微小絮体为主,这表明PAM对微小絮体的吸附效果较差,在工业应用中,采用FeSO4+H2O2(Fenton试剂)+PAM的处理方式只能使原水的COD值降至800-1200mg/L,导致后期的A/O池的处理量较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荣斌,未经张荣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535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重金属污水处理反应装置
- 下一篇:一种去除水中痕量有机污染物的方法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