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设置运动模式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52311.7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482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杨斌;王宇;陈霄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B69/12 | 分类号: | A63B69/12;A63B24/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5 | 代理人: | 王仲凯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设置 运动 模式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设置运动模式的方法和装置,实现了智能设备对游泳模式的准确识别,从而使智能设备可以准确地为用户记录和处理游泳相关的运动数据。具体方案包括:将智能设备外表面上的两个金属端点分别作为信号的输出端和接收端,通过比较输出端的发送信号和接收端的接收信号,判断智能设备当前是否满足预设条件;也通过获取运动感测装置检测到的第一运动特征数据,判断该第一运动特征数据与游泳模式对应的预设运动特征数据是否相匹配。当两个判断的结果均为是时,可以确定该智能设备满足游泳模式的设置条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设置运动模式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运动手环等智能设备能够记录并处理用户的各种运动数据,以用于反映用户的运动情况。例如,智能设备在识别到用户正在游泳时,可以将运动模式设置成游泳模式,从而智能设备可以在处于游泳模式的情况下为用户记录游泳相关的运动数据。但目前,传统的智能设备往往不能准确识别出用户是否正在游泳,这导致了智能设备针对游泳模式的识别往往是错误的,从而造成智能设备无法准确地为用户记录和处理游泳相关的运动数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设置运动模式的方法和装置,以使得智能设备能够更加准确地识别用户是否正在游泳,从而更加准确地为用户记录和处理游泳相关的运动数据。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置运动模式的方法,智能设备通过输出端输出预设频率的第一电信号并通过接收端接收第二电信号,其中,所述输出端和所述接收端是位于所述智能设备的外表面上的两个金属端点;所述智能设备获取运动感测装置检测到的第一运动特征数据,其中,所述运动感测装置安装在所述智能设备中;若满足游泳状态模式的设置条件,所述智能设备将运动状态模式设置成游泳状态模式;其中,所述设置条件包括:所述第二电信号与所述第一电信号之间的变化情况满足预设条件所述第二电信号的频率与所述预设频率相匹配,以及,所述第一运动特征数据与游泳状态模式对应的预设运动特征数据相匹配。由此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中将智能设备外表面上的两个金属端点分别作为信号的输出端和接收端,通过比较输出端的发送信号和接收端的接收信号,判断智能设备当前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可以确定该智能设备满足游泳模式的设置条件,即,实现了智能设备对游泳模式的准确识别,从而使智能设备可以准确地为用户记录和处理游泳相关的运动数据。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预设条件为:所述第二电信号的频率与所述第一电信号的频率相匹配。作为一个示例,所述第一电信号和所述第二电信号为方波信号。这样,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比较输出端的发送信号和接收端的接收信号,判断当前智能设备是否处于液体环境中,当输出端的发送信号的频率和接收端的接收信号的频率相匹配时,可以确定该智能设备当前处于液体环境中,可以防止静电等因素的干扰,避免了该智能设备对游泳模式进行误判的问题,实现对智能设备是否处于液体环境的准确检测,进而达到智能设备对游泳模式的准确识别,从而使智能设备可以准确地为用户记录和处理游泳相关的运动数据。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所述智能设备通过所述输出端输出第三电信号并通过接收端接收第四电信号;所述智能设备根据所述第三电信号与所述第四电信号,计算所述输出端与所述接收端之间的阻抗值;相应地,所述设置条件还包括:所述阻抗值在游泳状态所对应的水质的预设阻抗范围内。作为一个示例,所述第三电信号和所述第四电信号为直流信号。这样,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确定该智能设备处于液体环境且该液体环境为游泳环境时,智能设备才可以自动进入游泳模式,一方面,避免了智能设备处于非游泳的液体环境中时,该智能设备对游泳模式出现误切换的问题,另一方面,克服由于静电等因素干扰,导致该智能设备对游泳模式进行误判的问题,实现了智能设备对游泳模式更加精准的识别,从而使智能设备可以准确地进入游泳模式,为用户记录和处理游泳相关的运动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523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攀岩防护装置
- 下一篇:乒乓球机器人的发球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