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级孔SAPO-34分子筛及其在甲醇制烯烃反应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51796.8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697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韩丽;薛少宗;冯杰;王政;芦天亮;董贺新;卫冬燕;王剑峰;徐军;詹予忠;王志昌;吴齐;郭璐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9/54 | 分类号: | C01B39/54;C01B37/08;B01J29/85;C07C1/20;C07C11/02;C07C11/04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胡云飞 |
地址: | 450001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级 sapo 34 分子筛 及其 甲醇 烯烃 反应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级孔SAPO‑34分子筛及其在甲醇制烯烃反应中的应用。该多级孔SAPO‑34分子筛,由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备而成:1)将铝源、磷源、硅源、模板剂在水中混合均匀,制备合成凝胶;2)向合成凝胶中引入聚丙烯酰胺,制备混合凝胶;3)将混合凝胶进行水热晶化处理,再经焙烧,即得。本发明提供的多级孔SAPO‑34分子筛,通过向初始凝胶中引入聚丙烯酰胺,经水热晶化、焙烧处理后制备出具有多级孔结构的SAPO‑34分子筛。该SAPO‑34分子筛的孔道结构丰富,在MTO反应中的催化寿命、低碳烯烃选择性均得到改善,表现出更加出色的MTO催化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硅磷酸铝分子筛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级孔SAPO-34分子筛及其在甲醇制烯烃反应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甲醇、乙烯和丙烯是全球生产和消费量最大的基础化工品中的一部分,在整个化学工业中占据重要地位。乙烯、丙烯等低碳烯烃传统的生产方法主要通过石脑油等的高温蒸汽裂解、催化裂解、催化脱氢等石油路线获得,但是由于随着国际油价的持续波动及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传统石油路线制取低碳烯烃生产路线面临挑战。同时,乙烯、丙烯又被认为是庞大的石油化工产业中的基石,绝大多数石油化工品都是由其衍生而来,因此其工业保障必不可少。随着甲醇制烯烃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不仅使得煤化工、天然气化工和石油化工产业技术出现交叉融合,产业格局发生改变,而且也使甲醇、乙烯、丙烯这三大基础化工品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对于我国富煤贫油的国情而言,MTO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不仅可以减少或摆脱对石油资源的依赖,又可以拓宽烯烃生产原料来源,既是经济发展的机遇也是国家能源战略的需要。
在MTO反应的发展和工业应用中,高性能的催化剂是开发的关键。用于MTO反应的催化剂主要有中孔沸石类分子筛ZSM-5和新型非沸石类分子筛SAPO催化剂,其中以SAPO-34应用最广。ZSM-5分子筛由于具有十元环中孔结构以及较强的酸性,在MTO催化反应中往往表现出寿命长和积碳速率慢的特点,但是同时又造成低碳烯烃选择性低,重质碳等副产物较多;而具有独特小孔结构的SAPO-34分子筛在MTO反应中具有接近或达到100%的甲醇转化率和80%左右的乙烯、丙烯选择性,而且几乎没有C5以上产物生成。
然而,MTO反应是一种典型的气-固非均相催化反应,再加上自身反应强放热的特点,现有SAPO-34分子筛作为催化剂时,其孔道结构较为单一,孔道内部极易因为内外部扩散阻力而产生积碳,进而影响其MTO催化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级孔SAPO-34分子筛,从而解决现有SAPO-34分子筛存在的孔道结构单一的问题。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多级孔SAPO-34分子筛在甲醇制烯烃反应中的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级孔SAPO-34分子筛,由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备而成:
1)将铝源、磷源、硅源、模板剂在水中混合均匀,制备合成凝胶;
2)向合成凝胶中引入聚丙烯酰胺,制备混合凝胶;
3)将混合凝胶进行水热晶化处理,再经焙烧,即得。
多级孔材料为含有两种或者两种以上孔径的材料,由于其较为丰富的孔道结构,从而具有较大的比较面积和微孔体积,表现出较强的吸附能力及更高的传质/传热效率和催化性能。
本发明提供的多级孔SAPO-34分子筛,通过向初始凝胶中引入聚丙烯酰胺,经水热晶化、焙烧处理后制备出具有多级孔结构的SAPO-34分子筛。该SAPO-34分子筛的孔道结构丰富,在MTO反应中的催化寿命、低碳烯烃选择性均得到改善,表现出更加出色的MTO催化性能。
步骤2)中,可通过不同方式向合成凝胶中引入聚丙烯酰胺,以下两种方式均可有效改变分子筛的形貌结构,合成催化性能良好的分子筛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5179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