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更新配置对象的方法和装置、边缘计算设备、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51435.3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321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董炫辰;李乐丁;陆丹峰;王猛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L29/08 |
代理公司: | 11204 北京英赛嘉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达佐;马晓亚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配置对象 更新 配置文件 方法和装置 处理信息 预设时长 缓冲 预存 响应 申请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用于更新配置对象的方法和装置。上述方法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包括:获取更新配置文件;根据更新配置文件以及预存的历史配置文件,确定待更新的配置对象;确定待更新的配置对象是否正在处理信息;响应于确定待更新的配置对象正在处理信息,在满足以下任一条件时根据更新配置文件更新待更新的配置对象:信息被处理完成、自获取到更新配置文件起经过了预设时长。该实施方式在对配置对象进行更新前,提供缓冲时间,在用户无感的情况下实现配置对象的更新。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更新配置对象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未来无限通信系统中,智能设备涌入到无线网络中的数量将会成指数倍增长。无论是智慧城市、智能家居、智能物流、远程医疗等,都将迎来万物互联的时代,即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这势必将产生大量的数据。传统的方案中,设备端产生的海量数据都需要上传至云端服务器进行计算。这存在响应延时长、带宽成本高等问题。现有技术中可以通过边缘计算设备与物联网结合的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边缘计算设备作为接入物联网的设备与远端云服务器的桥梁,可以满足数据优化、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方面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用于更新配置对象的方法和装置。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更新配置对象的方法,包括:获取更新配置文件;根据上述更新配置文件以及预存的历史配置文件,确定待更新的配置对象;确定上述待更新的配置对象是否正在处理信息;响应于确定上述待更新的配置对象正在处理信息,在满足以下任一条件时根据上述更新配置文件更新上述待更新的配置对象:信息被处理完成、自获取到上述更新配置文件起经过了预设时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获取更新配置文件,包括:接收更新配置指令;反序列化上述更新配置指令,确定上述更新配置文件的下载地址;从上述下载地址处下载上述更新配置文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更新配置文件包括更新设备权限列表;以及上述方法还包括:确定上述更新设备权限列表中是否包括当前连接的设备的标识;响应于确定上述更新设备权限列表中不包括当前连接的设备的标识,断开当前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来自设备的请求,上述请求包括消息发布请求或消息订阅请求;确定处理上述请求的配置对象是否正在更新;响应于确定处理上述请求的配置对象正在更新,待处理上述请求的配置对象更新完成后处理上述请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更新设备权限列表包括与设备的标识对应的发布主题信息;以及上述方法还包括:响应于确定上述更新设备权限列表中包括当前连接的设备的标识,接收来自当前连接的设备的消息发布请求,上述消息发布请求包括消息内容和消息主题;确定上述消息主题是否与上述发布主题信息匹配;响应于确定上述消息主题与上述发布主题信息匹配,发布上述消息主题和上述消息内容。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更新配置文件包括更新消息转发信息列表,上述更新消息转发信息列表中的更新消息转发信息包括目标主题以及以下其中一项:目的主题、目的配置对象;以及上述方法还包括:根据上述更新消息转发信息列表,创建目标配置对象,其中,上述目标配置对象在确定所发布的消息主题与上述目标主题相同时,将所发布的消息内容转发至以下任一项:用于上述存储目的主题的消息的队列、用于上述存储目的配置对象的消息的队列。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更新配置对象的装置,包括:更新配置文件获取单元,被配置成获取更新配置文件;配置对象确定单元,被配置成根据上述更新配置文件以及预存的历史配置文件,确定待更新的配置对象;第一状态确定单元,被配置成确定上述待更新的配置对象是否正在处理信息;配置对象更新单元,被配置成响应于确定上述待更新的配置对象正在处理信息,在满足以下任一条件时根据上述更新配置文件更新上述待更新的配置对象:信息被处理完成、自获取到上述更新配置文件起经过了预设时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514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现与呈现网络应用访问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一种信令处理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