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网络构建方法、系统及路由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50604.1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573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祝顺民;程钢;赵巍;黄蔚亭;温曙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45/30 | 分类号: | H04L45/30;H04L45/00;H04L45/586;H04L6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浩百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4 | 代理人: | 褚敏;宋子良 |
地址: | 英属开曼群岛大开***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络 构建 方法 系统 路由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网络构建方法、系统及路由设备。其中,该方法包括:将用户的直连专线通过路由设备接入云平台;通过路由设备将数据转发至云平台中的目标区域。本发明解决了由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企业不同地域之间的互连需要手工配置且在混合云环境中存在的构建问题,导致的运维成本高,运行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技术应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网络构建方法、系统及路由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的企业专网,都是基于各种VPN技术实现的。按照业务性质的不同,有两种典型类型:类型一、由运营商提供的。典型技术是MPLS VPN。类型二、由企业自行建设的。典型技术是IPSEC VPN。
其中,类型一中多数需要有专门的物理链路接入到运营商网络中,服务提供商提供服务质量(Quatity of Service,简称QoS)保障(带宽,丢包,延迟等)和服务运维。其开通较为麻烦,施工时间较长,价格较高,带宽较大,服务较好。而类型二由于其底层的数据转发是由互联网承载的,由于互联网的尽力服务的转发模型,无法提供QoS保障,并且需要企业配备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运维。
另一方面,随着混合云架构的兴起,企业将企业自身的IT资源同时放在公有云和私有云上,一般把敏感数据(例如:公司决策、银行信息、用户及员工信息)存储在企业内部的私有云里,以保证数据安全;把其它面向资源放在公有云上(例如:企业发布会详情),以此为客户提供服务。其中,通过网络进行连接。公有云服务提供商为了支持混合云架构,一般也提供两种互连机制连接公有云的资源:其一,基于IPSEC VPN。其二,基于专线接入。专线是一条由公有云服务提供商或者第三方合作伙伴(包括运营商)提供的网络连接。
但是由运营商的提供的企业专网存在价格昂贵,开通流程慢,不能按需使用的问题。而由企业运维的企业专网却也无服务质量保证。并且通过直连Direct Connect的方式只用于企业与公有云的互联互通,不能用于企业不同地域之间互连,并且目前所有的Direct Connect需要手工配置,开通运维成本高。
针对上述由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企业不同地域之间的互连需要手工配置且在混合云环境中存在的构建问题,导致的运维成本高,运行效率低下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构建方法、系统及路由设备,以至少解决由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企业不同地域之间的互连需要手工配置且在混合云环境中存在的构建问题,导致的运维成本高,运行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构建方法,包括:将用户的直连专线通过路由设备接入云平台;通过路由设备将数据转发至云平台中的目标区域。
可选的,路由设备包括:专线接入路由器。
可选的,在将用户的直连专线通过路由设备接入云平台之前,该方法还包括:基于云平台所处的云网络的网络控制器学习用户设备所处网络的路由。
进一步地,可选的,基于云平台所处的云网络的网络控制器学习用户设备所处网络的路由包括:获取用户设备调用预设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的路由;根据获取的路由,得到用户所处网络在云网络中的路由与其他待交互用户所在区域之间的路由。
可选的,基于云平台所处的云网络的网络控制器学习用户设备所处网络的路由包括:根据运行于用户设备与云网络之间的动态路由协议,获取路由;依据路由进行学习。
可选的,通过路由设备将数据转发至云平台中的目标区域包括:通过路由设备预先获取的用户互通意图,生成数据转发策略;依据数据转发策略将数据转发至目标区域,其中,目标区域包括:虚拟专用网、待交互用户所在区域或其他云上资源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未经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506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