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应对采动区不均匀沉降的铁塔及其扶正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50250.0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431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宏杰;原辉;马丽强;杨罡;杨风利;王飞;黄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4H12/34 | 分类号: | E04H12/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对 采动区 不均匀 沉降 铁塔 及其 扶正 方法 | ||
1.一种可应对采动区不均匀沉降的铁塔的扶正方法,所述铁塔包括塔身、塔脚和基础;其特征在于:
所述塔脚下端与所述基础通过靴板连接;
所述塔脚上端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连接耳,所述连接耳上设有一行均匀的连接孔,所述塔身与所述塔脚连接处设有与所述塔身外侧平行且与所述连接耳匹配的槽,所述槽外侧的塔身厚度与两个所述连接耳间距离相等,所述槽外侧的塔身上设有与所述连接孔匹配且个数小于连接孔的通孔;
所述塔身的横梁上设有水平传感器;
所述塔脚上分别设有空间坐标定位器;
所述塔身上于所述塔脚上端的延线上固定设有绑紧线,所述绑紧线另一端缠绕在所述塔身上的绕线轴上;
每根所述塔脚上端延线上固设的绑紧线的高度分别相等;
每根所述塔脚上端延线上固设的绑紧线上方的塔身高度与其下方的塔身高度之比为1:2;
每根所述塔脚上的空间坐标定位器的高度分别相等;
所述塔脚的一个连接耳全部插入所述槽内,另一个连接耳位于所述塔身外侧,通过贯穿所述通孔和连接孔的螺栓将所述塔脚与所述塔身连接;当铁塔发生倾斜时,拆除需要增加长度的塔脚的螺栓,将所述连接耳向所述槽外侧移出需要增加的长度,然后在所述通孔与其对应的连接孔内贯穿螺栓加以固定;
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根据基准点、塔身坡度角和根开数据确定预测的扶正结果;
(2)根据预测的扶正结果于基础铁板上安装沉降最显著的塔脚的替代靴板 并拆除所述沉降最显著的塔脚与基础间的连接;
(3)分别展开拉紧线并通过所述拉紧线将铁塔扶正;
(4)根据预测的扶正结果加长沉降最显著的塔脚;
所述根据基准点、塔身坡度角和根开数据确定预测的扶正结果包括:
根据基准点确定沉降最显著的塔脚及其沉降位移;
根据所述沉降位移和塔身坡度角确定沉降最显著的塔脚需要增加的长度;
根据所述需要增加的长度和根开数据确定塔脚靴板的位移数据;
所述基准点的选取包括:
获取每根所述塔脚上的空间坐标定位器的空间坐标;
选择高度最高的塔脚作为基准点;
所述沉降最显著的塔脚的选取包括:
选择与所述基准点高度差最大的塔脚作为沉降最显著的塔脚;
所述沉降位移包括水平横向位移、水平纵向位移和竖向位移;
所述塔身坡度角包括:主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塔的扶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塔脚分别以所述塔身的轴线为轴呈放射状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塔的扶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沉降位移和塔身坡度角确定沉降最显著的塔脚需要增加的长度包括:
按下式计算所述沉降最显著的塔脚需要增加的长度:
ΔL=Δz/cosθ;
式中:所述ΔL为所述沉降最显著的塔脚需要增加的长度;所述Δz为所述竖向位移;所述θ为所述塔身坡度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塔的扶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开数据包括横向根开数据和纵向根开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塔的扶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塔脚靴板的位 移数据包括:所述塔脚靴板的轴心的水平横向位移数据和水平纵向位移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铁塔的扶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塔脚靴板的轴心的水平横向位移数据按下式确定:
式中:所述Δx'为所述塔脚靴板的轴心的水平横向位移;所述b为横向根开数据;所述a为纵向根开数据;所述Δx为所述水平横向位移。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铁塔的扶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塔脚靴板的轴心的水平纵向位移数据按下式确定:
式中:所述Δy'为所述塔脚靴板的轴心的水平横向位移;所述b为横向根开数据;所述a为纵向根开数据;所述Δy为所述水平横向位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5025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