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冲击工具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49609.2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493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解文辉;杨文;刘正伟;王良均;朱伯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D17/04 | 分类号: | B25D17/04;B25D17/24;B25D11/00 |
代理公司: | 44224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唐清凯 |
地址: | 21512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第二连接部 冲击工具 第一连接部 握持本体 弹性件 最大间隔距离 非作业状态 间隔距离 减振结构 限位件 间隔设置 振动空间 正常作业 握持部 抵接 减小 握持 预压 预留 疲劳 疼痛 伤害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冲击工具,包括冲击主体、握持主体以及减振结构。冲击主体包括第一连接部,握持本体包括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相对、间隔设置,非作业状态时两者之间的距离为一般间隔距离。减振结构包括弹性件和限位件,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连接部及第一连接部抵接,冲击工具处于非作业状态时,弹性件为零预压的自然长度,限位件用于限制第二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之间的最大间隔距离,最大间隔距离大于一般间隔距离。上述冲击工具正常作业时,冲击主体和握持本体相互靠近或远离预留了更大的振动空间。上述设计降低了冲击主体振动时握持本体的振幅,进而减小了冲击工具的握持部对操作者造成的作业疲劳、疼痛以及伤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冲击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冲击工具。
背景技术
电动、气动等各种类型的冲击工具在建筑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冲击工具自身产生持续的冲击以对混凝土等对象实施破碎、拆除等作业。在冲击工具的使用过程中,操作者需握持冲击工具的握持部,冲击工具产生的持续冲击以反作用力的方式传递给操作者。传统的冲击工具在使用过程中,握持部在冲击反作用力下产生剧烈的振动,从而加速操作者的作业疲劳、疼痛甚至对操作者造成伤害。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冲击工具在作业过程中握持部振动较大的问题,提供一种对握持部有效减振的冲击工具。
一种冲击工具,包括:
冲击主体,包括第一连接部;
握持本体,包括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对、间隔设置;
减振结构,包括弹性件和限位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能够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及所述第一连接部抵接,所述冲击工具处于非作业状态时,所述弹性件为零预压的自然长度,且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及所述第一连接部抵接,间隔设置的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的距离为一般间隔距离,所述限位件用于限制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的最大间隔距离,所述最大间隔距离大于所述一般间隔距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冲击主体在正常作业状态下的最大振幅为主体振幅,所述握持本体在正常作业状态下的最大振幅为握持振幅;所述主体振幅与所述握持振幅之和小于等于所述一般间隔距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振幅与所述握持振幅之和小于等于所述最大间隔距离与所述一般间隔距离的差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滑动穿射于所述握持本体的所述第二连接部以及所述冲击主体的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限位件包括两个限位块,两个所述限位块分别设置于所述限位件相对的两端;所述握持本体的所述第二连接部以及所述冲击主体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别与所述限位件两端的所述限位块抵接时,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为最大间隔距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滑动穿射于所述冲击主体的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限位件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限位件的所述第二端与所述握持本体的所述第二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限位件包括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设置于所述限位件的所述第一端;所述冲击主体的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限位块抵接时,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为最大间隔距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滑动穿射于所述握持本体的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限位件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限位件的所述第一端与所述冲击主体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限位件包括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设置于所述限位件的所述第二端;所述握持本体的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限位块抵接时,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为最大间隔距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为贯通的中空结构,所述限位件穿射于所述弹性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及所述第二连接部均位于所述冲击工具冲击方向的延伸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496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