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脸美化处理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49499.X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501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17/00 | 分类号: | G06T17/00;G06T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张润 |
地址: | 5238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维模型 人脸 关键点 人脸图像 方法和装置 人脸美化 深度信息 位置差异 三维重构 位置比对 整形效果 参考 美观度 二维 | ||
1.一种人脸美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二维的人脸图像,以及所述人脸图像对应的深度信息;
根据所述深度信息和所述人脸图像,进行三维重构,得到人脸三维模型;
将所述人脸三维模型中各第一关键点相对位置,与参考三维模型中第二关键点相对位置比对,确定位置差异;其中,所述参考三维模型中各第二关键点与所述人脸三维模型中的第一关键点具有对应关系;
根据人脸三维模型各第一关键点的位置差异,对所述人脸三维模型进行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脸美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人脸三维模型各第一关键点的位置差异,对所述人脸三维模型进行调整,包括:
根据人脸三维模型各第一关键点的位置差异,对所述人脸三维模型中各第一关键点进行位置调整;
对位置调整过程中出现形变的第一区域,拉伸或收缩覆盖所述形变的第一区域的局部皮肤纹理以填充形变后的第一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脸美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人脸三维模型各第一关键点的位置差异,对所述人脸三维模型中各第一关键点进行位置调整,包括:
根据人脸三维模型各第一关键点的位置差异确定需要调整的第一关键点,以及对应的调整幅度范围;
对所述需要调整的第一关键点,在对应的调整幅度范围内进行位置调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脸美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需要调整的第一关键点,在对应的调整幅度范围内进行位置调整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人脸三维模型中,确定与已调整的第一关键点相关联的第一关键点;
对关联的第一关键点,根据对应已调整的第一关键点的调整幅度,进行位置调整;其中,所述关联的第一关键点的调整幅度小于对应已调整的第一关键点的调整幅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脸美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关联的第一关键点,根据对应已调整的第一关键点的调整幅度,进行位置调整,包括:
确定关联的第一关键点与所对应已调整的第一关键点之间的距离;
根据所述距离,减小所对应已调整的第一关键点的调整幅度,得到所述关联的第一关键点的调整幅度。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人脸美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人脸三维模型进行的调整,生成用户偏好;所述用户偏好,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关键点的调整幅度范围;
若拍摄时识别出拍摄图像与调整前的所述人脸三维模型匹配;
采用所述用户偏好,对所述拍摄图像对应的用户三维模型进行调整;
将调整后的用户三维模型映射至二维空间得到美化图像,并对所述美化图像进行显示。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人脸美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二维的人脸图像,包括:
在视频采集过程中,从至少两个不同的角度获取至少两张人脸图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人脸美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深度信息和所述人脸图像,进行三维重构,得到人脸三维模型,包括:
对每一张人脸图像进行关键点识别,得到第三关键点;
对每一张人脸图像,根据第三关键点的深度信息和第三关键点在所述人脸图像上的平面距离,确定所述第三关键点对应的第一关键点在三维空间中的相对位置;根据所述第一关键点在三维空间中的相对位置,连接相邻的第一关键点,生成局部人脸三维框架;
根据不同的局部人脸三维框架中包含的相同第一关键点,对不同的局部人脸三维框架进行拼接,得到所述人脸三维模型的框架;
将所述人脸图像映射到所述人脸三维模型的框架,得到覆盖所述框架的皮肤纹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4949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