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压纺丝装置及低压纺丝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47101.9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569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何吉欢;田丹;李晓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D5/00 | 分类号: | D01D5/00;D01D5/12 |
代理公司: | 苏州谨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95 | 代理人: | 叶栋 |
地址: | 21510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储液池 低压纺丝装置 低压纺丝 收容装置 电极 高压直流电源 低压条件 导气管 纺丝 减小 气泵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压纺丝装置及低压纺丝方法,包括:收容装置、设置在所述收容装置内的储液池、通过导气管与所述收容装置及储液池连接并提供气体的气泵、与所述储液池连接的高压直流电源、设置在所述储液池周围的电极及设置在所述储液池一侧的接收装置。本发明的低压纺丝装置结构简单,低压纺丝方法操作方便,并结合气流、通过增加电极的方式减小电压、使得在低压条件下便可以进行气泡纺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压纺丝装置及低压纺丝方法,属于气泡静电纺丝装置。
背景技术
气泡静电纺丝是通过外力作用将溶体或溶液产生的气泡或液膜纺成纳米材料的一种新工艺,生产的纳米材料主要包括光滑的纳米材料、珠纤维、纳米多孔材料、纳米颗粒、纳米卷取材料和纳米纱。气流气泡纺丝技术以气流为动力,破裂的气泡产生大量的微细液柱在高速气流的作用下被拉伸细化,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微纳米纤维的大量生产。在气流气泡纺丝过程中,喷射流自身所具有非稳定摆动特性,导致喷射流之间会产生影响,每股喷射流之间互相交错,导致了纤维在接收装置上的落点具有随机性,收集到的纤维分布具有任意性,同时也给纤维收集造成了一定的难度。气泡静电纺过程中通常需要施加高压才能进行纺丝,容易造成静电危险,而气流气泡纺的纤维收集又比较难。
发明个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合气流、并通过增加电极的方式减小电压、使得在低压条件下便可以进行气泡纺丝的低压纺丝装置及低压纺丝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低压纺丝装置,包括:收容装置、设置在所述收容装置内的储液池、通过导气管与所述收容装置及储液池连接并提供气体的气泵、与所述储液池连接的高压直流电源、设置在所述储液池周围的电极及设置在所述储液池一侧的接收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电极设置在所述储液池的上方并接地。
进一步地,所述电极为导电圈或对称设置的电极板。
进一步地,所述收容装置为圆桶,所述圆桶的下端为封闭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接收装置接地。
进一步地,所述储液池与所述高压直流电源的正极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低压纺丝方法,所述方法采用如上所述的低压纺丝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打开气泵和储液池,由于所述储液池接正极,所述接收装置接地,两者之间形成第一电场;
S2:所述气泵所发出的气体经由导气管流向至储液池及圆桶,流向至所述储液池的气流为主气流,流向至所述圆桶的气流为辅助气流,所述储液池在主气流的作用下表面产生气泡,所述储液池与接地电极之间形成第二电场;
S3:所述气泡在第一电场和第二电场的共同作用下进行拉伸纺丝,纺丝所得纤维在所述辅助气流的作用下收集在所述接收装置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储液池的周围增加电极,电极与储液池形成第二电场,在第二电场的作用下达到减小电压即能进行气泡纺丝的效果;通过将储液池设置在收容装置内,并通过气泵向收容装置内通气体形成辅助气流,使得纺丝所得纤维在辅助气流的作用下更好的收集在接收装置上;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个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个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个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低压纺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低压纺丝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低压纺丝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471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