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神经外科治疗用模拟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46042.3 | 申请日: | 2018-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778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徐德才;刘后银;赵永轩;罗燕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蚌埠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90/10 | 分类号: | A61B90/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朱广 |
地址: | 233004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神经外科 治疗 模拟 定位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神经外科治疗用模拟定位装置,包括滑动块,所述滑动块右侧面的下部开设有第一滑动孔,第一滑动孔和横杆滑动连接,滑动块的下表面对应第一滑动孔的位置安装有第一定位螺栓,横杆下表面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两个固定柱的上端固定连接,两个固定柱侧面的下部均固定有卡接环,右侧的固定柱侧面安装有侧边定位装置,滑动块后侧面的上部开设有第二滑动孔,第二滑动孔和调节板滑动连接,第一卡接板和第二卡接板分别与患者脖子的左右两侧接触,第一卡接板和第二卡接板均与患者的肩膀接触,病人的腹部和定位板的左侧面接触,使得病人在治疗床上身体复位精准快捷,保证了治疗效果,降低了医生的工作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神经外科治疗用模拟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神经外科是主治外伤导致脑部、脊髓等神经系统的疾病,例如脑出血危及生命,车祸致脑部外伤,或脑部有肿瘤压迫需手术治疗等。目前,临床上神经外科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治疗前,需要要求病人在模拟定位过程中上举胳膊并交叉抱头,然后在其胸壁皮肤上用记号笔标记出照射中心、照射野和三条激光定位线,再转治疗室复位实施治疗。在后续的治疗过程中需要复位时,尽管病人每次都保持和定位时一样的姿势,但很难完全复位一致,这样就会影响治疗效果,也给神经外科医护人员增加了工作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神经外科治疗用模拟定位装置,第一卡接板和第二卡接板分别与患者脖子的左右两侧接触,第一卡接板和第二卡接板均与患者的肩膀接触,病人的腹部和定位板的左侧面接触,使得病人在治疗床上身体复位精准快捷,保证了治疗效果,降低了医生的工作难度,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神经外科治疗用模拟定位装置,包括滑动块,所述滑动块右侧面的下部开设有第一滑动孔,第一滑动孔和横杆滑动连接,滑动块的下表面对应第一滑动孔的位置安装有第一定位螺栓,横杆下表面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两个固定柱的上端固定连接,两个固定柱侧面的下部均固定有卡接环,右侧的固定柱侧面安装有侧边定位装置。
滑动块后侧面的上部开设有第二滑动孔,第二滑动孔和调节板滑动连接,滑动块的上表面对应第二滑动孔的位置安装有第二定位螺栓,调节板的后端和横板前侧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横板的上表面沿左右方向开设有矩形孔,矩形孔内设有第一卡接板和第二卡接板,第二卡接板上端的螺孔和第三螺杆螺纹连接,第三螺杆的右端和横板上表面的右端通过轴承座连接,第一卡接板上端的螺孔和第二螺杆螺纹连接,第二螺杆的左端和横板上表面的左端通过轴承座连接,第二螺杆的右端和第三螺杆的左端同轴固定,且第二螺杆的螺纹方向和第三螺杆的螺纹方向相反,第二螺杆的左端延伸至横板的左侧并与第二把手。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侧边定位装置包括侧安装板,侧安装板右侧面下端的螺孔和第一螺杆螺纹连接,第一螺杆的右端固定有第一把手,第一螺杆的左端和轴承的内环固定连接,轴承通过固定架固定在定位板的右侧面。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定位板右侧面的上部和限位滑动杆的左端固定连接,限位滑动杆的右端贯穿并延伸至侧安装板的右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卡接板的下端和第二卡接板的下端均延伸至横板的下方,且第一卡接板的下端和第二卡接板的下端均高于卡接环的上表面。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固定柱侧面的下端分别与两个固定环的内壁滑动连接,两个固定环固定在检测床的两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神经外科治疗用模拟定位装置,结构简单,便于使用,降低了医生的工作难度;第一卡接板和第二卡接板分别与患者脖子的左右两侧接触,第一卡接板和第二卡接板均与患者的肩膀接触,病人的腹部和定位板的左侧面接触,使得病人在治疗床上身体复位精准快捷,保证了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主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蚌埠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未经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蚌埠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460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术中测量内固定物曲度的对照板
- 下一篇:肘正中动脉穿刺后专用上肢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