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茶树精细化栽培生育性状实时监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45639.6 | 申请日: | 2018-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606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于佳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佳骏 |
主分类号: | G01N21/01 | 分类号: | G01N21/01;G01N21/31;G08C17/02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联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89 | 代理人: | 姚宇吉 |
地址: | 321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茶树 精细 栽培 生育 性状 实时 监测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茶树精细化栽培生育性状实时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搭建监测装置,且在控制中心储存需要采摘的茶鲜叶的数据信息;步骤二:开启监测装置,对茶树进行数据采集,将采集数据通过无线通讯方式发送至控制中心;步骤三:控制中心对采集数据进行预处理;步骤四:将处理后的数据与控制中心储存的数据信息进行比对,比对合格,则发送可采摘茶鲜叶信息至与控制中心绑定的终端上;不合格,则重复步骤二和步骤三。实现了在线、实时、定位对鲜茶叶的监测,并在监测到茶鲜叶可以采摘时自动发送可采摘信息至移动终端,自动化程度高,省时省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树精细化栽培生育性状实时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茶自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茶叶产量列世界第1位。同时,茶叶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2003年全国有20个省、市、自治区生产茶叶,涉荼人员约8000万人,茶叶农业产值130多亿元,茶叶及其相关产业产值超400亿元,占国民经济总GDP约0.4%。荼业是高效农业,发展荼业是响应中央1号文件,对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发展,促进中西部地区农民脱贫致富有重要意义。同时,茶叶也代表了中国文化。龙井、毛跨等著名茶叶品牌,在国际上也有深厚的影响力。
目前的茶园管理中,为及时掌握茶叶的生长发育情况,经常根据人工经验进行可靠性不高的外观诊断,或采用基于土壤和作物的实验室分析,普遍要求破坏土壤和植被样本,且测量费时费力,过程复杂。一般传统的方法也是根据经验人工感觉来判断新芽的成熟度及品质,这些方法属于定性或半定性,缺少充分的科学依据,而且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盒体收集装置。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茶树精细化栽培生育性状实时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搭建监测装置,且在控制中心储存需要采摘的茶鲜叶的数据信息;
步骤二:开启监测装置,对茶树进行数据采集,将采集数据通过无线通讯方式发送至控制中心;
步骤三:控制中心对采集数据进行预处理;
步骤四:将处理后的数据与控制中心储存的数据信息进行比对,比对合格,则发送可采摘茶鲜叶信息至与控制中心绑定的终端上;不合格,则重复步骤二和步骤三。
所述监测装置包括底座、伸缩杆、导轨架、滑轮、连接架、监测单元和无线通讯单元,所述监测装置通过所述无线通讯单元与控制中心连接,所述底座连接所述伸缩杆下端,所述底座和所述伸缩杆均为两个以上,所述导轨架两侧分别安装在两个伸缩杆上端,所述滑轮在所述导轨架上滑动,所述滑轮上安装所述连接架,所述监测单元安装在所述连接架上对茶树进行监测。安装好监测装置后开启监测单元,监测单元将采集的数据信息通过无线通讯单元发送至控制中心,控制中心将采集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处理过后与控制中心储存的数据进行对比,对比合格,则发送可采摘茶鲜叶信息至与控制中心绑定的终端上,少于,则继续监测。
其中,所述监测装置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滑轮以驱动所述滑轮的滑动,提高装置的自动化。
进一步在于,监测装置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设于所述导轨架上,所述限位件包括伸缩块、计时器和感应开关,所述感应开关设于所述伸缩块上以触发计时器和控制所述监测单元的开和关,所述伸缩块包括凸块和微型电机,所述凸块活动穿设于所述导轨架上且限制所述滑轮的滑动,所述微型电机固设于所述导轨架下侧,所述计时器连接所述微型电机,当所述计时器达到设定时间时开启所述微型电机,所述微型电机驱动凸块的缩回使滑轮继续滑动。当滑轮运动至所述伸缩块的凸块处,触发感应开关,感应开关开启触发计时器和控制所述监测单元开启,当计时器达到设定时间时开启微型电机,微型电机驱动凸块的缩回使滑轮继续滑动,且感应开关关闭,计时器清零和监测单元关闭,使得监测单元随滑轮运动到指定位置时才开启,节约资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佳骏,未经于佳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456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