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进的莫尔纹光栅防伪信息的隐藏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45634.3 | 申请日: | 2018-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816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王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博之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1/32 | 分类号: | H04N1/32 |
代理公司: | 合肥道正企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30 | 代理人: | 张浩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上派***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伪信息 光栅 莫尔纹 原稿 预处理 网点百分比 改进 网点 技术偏见 加网图像 图像合成 微观处理 隐蔽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进的莫尔纹光栅防伪信息的隐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准备原稿和预处理;(2)、网点位移;(3)、网点百分比改进;(4)、图像合成;(5)、防伪信息提取。对原稿加网图像的网点进行微观处理,打破技术偏见,提高编码隐蔽性和提取识别性,降低操作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栅防伪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进的莫尔纹光栅防伪信息的隐藏方法。
背景技术
人眼正常视觉的极限分辨能力是有限的,当数字加网后的图像网点的大小和网点间距小于人眼视觉的极限分辨能力时,人眼就不能区分网点。所以实际上离散化的二值图像时不连续的,但是由于人眼视觉特性,以一定的观察距离去看的话,根本不能区分网点,也就是不能区分图像细节,最终给人一种连续调的图像效果,从而实现连续调原稿的印刷复制。
光栅防伪是半色调加网技术和莫尔效应相结合产生的防伪技术,将半色调图像的一排排网点看作是一条条黑色的直线,那么将其与相同周期和宽度的数字光栅叠合后就能形成周期无穷大的纵向莫尔条纹,数字光栅就是在计算机上模拟黑白光栅光学特性而设计的一种数字光栅。黑白光栅是由大量的非常细微的黑白相间的平行条纹组成的。理想情况下黑条纹应保证完全不透光,也就是透光率为零,白条纹也就是狭缝,透光率为100%。
光栅防伪中最常用的位移调节法,是通过改变部分网点的位置来完成的,所有被移动后的网点整体组成了新的隐藏信息图案,是一种将需要嵌入的防伪信息进行隐藏的隐藏算法,由于人眼视觉的这种低通滤波特性,在对半色调宿主图形进行调幅加网处理后,整体改变局部区域的部分网点位置,由于网点非常小,微量的其位置后是不会明显的引起人眼是觉感知的,基于这种原理将隐藏信息嵌入到宿主图像之中,且不会引起人眼视觉的感知;然后利用相应的光栅,对隐藏信息检测时才能显示出所有被移动网点构成的整个隐藏信息。
位移调节法的算法公式为:其中,X和Y分别表示网点在横向和纵向的位移量,D代表加网方向上相邻两个网点之间的距离,即网点实际移动的距离为D/2,单位为mm,由于在图像半色调过程中势必设置加网线数,因此D为一个已知数值,
位移调节法虽然使用非常普遍,但还存在以下不足:
(1)、在防伪信息隐藏阶段,当网点百分比超过20%时,采用位移调节法会产生网点搭接问题,引起视觉感知,隐蔽性较低;
(2)、在防伪信息提取阶段,使用的数字光栅,其在提取性能上没有达到最佳;
(3)、工作量大且操作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改进的莫尔纹光栅防伪信息的隐藏方法,对原稿加网图像的网点进行微观处理,打破技术偏见,提高编码隐蔽性和提取识别性,降低操作难度。
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改进的莫尔纹光栅防伪信息的隐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准备原稿和预处理
准备原稿,原稿为矩形结构且为颜色通道合成的数字文件,颜色通道由C通道、M通道、Y通道和K通道共4个通道组成,在图像处理软件中读取各个通道上的网点百分比的值,颜色通道中至少有一个通道具有网点百分比相同的区域,记所述区域内的网点百分比的值为α,且α为0.1~0.5;
选择任意一个具有网点百分比相同的区域的通道作为加密通道,剩余通道为3个普通通道,对4个通道分别设置加网参数进行加网处理,得到由网点组成的加密通道半色调图和3幅普通通道半色调图;
所述加网处理采用半调网屏,加网参数包括输出分辨率、加网线数和网点形状,对4个通道分别进行加网处理时,采用相同的输出分辨率、加网线数和网点形状;网点形状均为圆形;记所述加网线数为l,加网参数还包括加网角度,加网角度包括0°、18.44°、45°和71.57°,记所述加密通道的加网角度为θ,θ为0°,3个普通通道的加网角度为18.44°、45°和71.57的任意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博之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博之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456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