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亲和PD-1蛋白突变体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43576.0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946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杜江峰;高艳锋;吴亚红;赵文珊;祁元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14/705 | 分类号: | C07K14/705;C12N15/12;A61K38/17;A61P35/00 |
代理公司: | 郑州晟佳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205 | 代理人: | 张心龙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亲和 pd 蛋白 突变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亲和PD‑1蛋白突变体,通过将野生型PD‑1的氨基酸位点突变:K135M;得到具有更高亲和力的PD‑1蛋白突变体,不但可以显著上调T细胞活化和细胞因子分泌,同时还可以降低使用剂量,降低治疗成本。本发明还提供了该突变体或其制剂在制备治疗、预防、或者缓解肿瘤相关疾病等药物中的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子生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亲和PD-1蛋白突变体,蛋白的结构、对应氨基酸、对应基因序列、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PD-1)是一种具有268个氨基酸的I型膜蛋白,属于CD28家族成员,其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The EMBO Journal(1992),vol.11,issue 11,p.3887-3895),其中人的PD-1cDNA由如EMBL/GenBank Acc.No.NM_005018所示的碱基序列组成。据报告,PD-1蛋白主要表达于CD4+CD8+的T细胞表面上(International Immunology(1996),vol.18,issue5,p.773-780.,J.Experimentaled.(2000),vol.191,issue 5,p.891-898.)。在骨髓细胞中也观察到PD-1的表达,包括由抗原受体刺激活化的T细胞或B淋巴细胞或活化的巨噬细胞表面(International Immunology(1996),vol.18,issue5,p.765-772.)。
PD-1是一种免疫抑制性分子,它的两个糖蛋白配体已得到鉴定,即PD-L1和PD-L2,其被证实与PD-1结合后能够传递免疫抑制性信号,下调T细胞活化和细胞因子分泌,促进肿瘤逃避免疫系统的监控与杀伤(Freeman et al.(2000)J.Exp.Med.192:1027-34;Latchmanet al.(2001)Nat.Immunol.2:261-8;Carter et al.(2002)Eur.J.Immunol.32:634-43;Ohigashi et al.(2005)Clin.Cancer Res.11:2947-53)。
阻断PD-1和PD-L1相互作用成为治疗肿瘤的一条有效途径(Sharma and Allison2015)。目前已知的针对PD-1/PD-L1相互作用的抗肿瘤药物为单克隆抗体药物。然后单抗药物具有免疫原性,个体差异性以及适应症有限等先天局限性,因此设计高亲和PD-1突变体来作为体内PD-1/PD-L1通路的竞争性抑制剂对于调控PD-1通路具有好的应用前景,不但可以恢复T细胞活化和提高细胞因子分泌水平,同时还有可能用于分子探针来检测肿瘤生长情况(Maute,Gordon et al.2015,Abdin,Zaher et al.2018)。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亲和PD-1蛋白突变体。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亲和PD-1蛋白突变体,其氨基酸序列为以下组中的任意一个;
A、如SEQ ID NO:1或3或5或7中的任一所示氨基酸序列;
B、如SEQ ID NO:1或3或5或7中的任一所示氨基酸序列中经过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所得功能相同或相似的氨基酸序列。
一种高亲和PD-1蛋白突变体,其基因序列为以下组中的任意一个;
A、如SEQ ID NO:2或4或6或8中的任一所示基因序列;
B、如SEQ ID NO:2或4或6或8中的任一所示基因序列中经过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一个或几个基因所得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基因序列。
一种高亲和PD-1蛋白突变体,该蛋白质选自野生型PD-1的四个氨基酸位点突变:M70I、S87W、A129H、K135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435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纯化利拉鲁肽的方法
- 下一篇:茶碱的偶联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