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微动镗刀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43352.X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051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1 |
发明(设计)人: | 陈长青;唐代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航天精工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27/10 | 分类号: | B23B27/10;B23B27/16 |
代理公司: | 遵义浩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12 | 代理人: | 李雪梅 |
地址: | 563000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微动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微动镗刀结构,包括主体、滑动装置、微动调整装置、刀杆、刀头、刀片;刀杆与刀头为分体结构;刀杆内部设有一个贯穿刀杆上下的出水口,刀杆上部安装在主体内并通过锁紧螺钉连接在滑动装置上,在刀杆底部还设有矩形缺口;矩形缺口一侧设有刀杆定位槽,另一侧设有刀头锁紧螺孔;刀头上部卡在矩形缺口内,并可通过刀头锁紧螺钉紧固在矩形缺口内;在刀头上部侧面设有刚好卡合在刀杆定位槽内的刀头定位凸起;刀片通过压紧螺钉安装在刀头底部。本发明的镗刀结构制造更加简单,由于刀杆分为两部分,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刀头可以沿刀杆定位槽在矩形缺口内滑动,因此单个刀头可加工范围更大,且对刀、调整尺寸均更加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切削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主要用于加工高精度内外圆的新型微动镗刀结构。
背景技术
在机械镗削加工中,镗刀种类很多,但设计较为复杂。如图3所示传统内、外镗刀杆,制造较为复杂,加工工序多;且每一个刀柄可加工范围小。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进行高精度内圆加工,又能进行高精度外圆加工的新型微动镗刀结构。
一种新型微动镗刀结构,包括主体、安装在主体一侧的滑动装置、安装在主体另一侧的微动调整装置、刀杆、刀头、刀片;所述刀杆与刀头为分体结构;刀杆内部设有一个贯穿刀杆上下的出水口,刀杆上部安装在主体内并通过锁紧螺钉连接在滑动装置上,刀杆下部呈圆柱体状,在刀杆底部还设有矩形缺口;所述矩形缺口一侧设有刀杆定位槽,另一侧设有刀头锁紧螺孔;所述刀头上部卡在矩形缺口内,并可通过螺纹连接在刀头锁紧螺孔内的刀头锁紧螺钉紧固在矩形缺口内;在刀头上部侧面设有刚好卡合在刀杆定位槽内并可沿刀杆定位槽在矩形缺口内滑动的刀头定位凸起;所述刀片通过压紧螺钉安装在刀头底部;在主体内设有与刀杆出水口连通的冷却水进口。
进一步地,所述刀片的数目为两块,并分别通过压紧螺钉平行于刀杆定位槽安装在刀头底部两边。
进一步地,所述微动调整装置由微调刻度盘与丝杆构成;所述丝杆螺纹连接在主体上并可伸入主体内以微调刀杆的位置,微调刻度盘位于主体外并固定在丝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刀杆下部呈圆柱体状。
进一步地,所述刀杆定位槽为矩形结构并与刀头定位凸起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刀杆定位槽与刀头定位凸起平行于刀杆底面。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将传统镗刀杆变成组合刀杆:在原有微动镗刀杆上,作出改进,把传统镗刀杆设计成两部分;
(2)更换刀头更方便:改进后,刀杆可以通用,加工不同的零件,只需要更换不同的刀头即可;
(3)加工范围增大:而且由于刀头可以移动,单个刀头可加工范围增大数倍;
(4)刀头制造更简单:同原传统镗刀杆相比,本发明的刀头制造变得更加简单,而且零件体积小型化;
(5)增加切削加工时的冷却方法:由于本发明同时可以加工内外圆,并把刀杆部分设计为中空,加工外圆时,可以在设备充许的情况下由刀具主轴中心出水冷却工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新型微动镗刀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新型微动镗刀结构分别进行内外圆加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传统镗刀刀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新型微动镗刀结构中刀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新型微动镗刀结构中刀头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航天精工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贵州航天精工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433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