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茶叶中提取茶多酚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43327.1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945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覃丽青;黄妙姑;陆崇绍;黄学日;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浪伏茶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G99/00 | 分类号: | C07G9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王迎娣 |
地址: | 533100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茶多酚 树脂吸附 茶叶 预处理 茶叶深加工 超滤膜过滤 粗提取液 高速离心 工艺安全 酶解提取 有机溶剂 提纯 洗脱 制备 回收率 过滤 浓缩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从茶叶中提取茶多酚的方法,涉及茶叶深加工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茶叶预处理、(2)制备粗提取液、(3)高速离心、(4)超滤膜过滤、(5)树脂吸附、(6)洗脱、(7)浓缩、(8)干燥;本发明不添加任何有机溶剂,采用酶解提取、离心、过滤、树脂吸附等方法,绿色无污染,工艺安全可靠,通过本发明的提取方法得到的茶多酚,得到的茶多酚回收率高,且所提纯的茶多酚纯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深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从茶叶中提取茶多酚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被称为茶的祖国,史料记载表明,我们祖先早在3千多年前已经开始栽培和利用茶树,目前茶园种植面积和茶叶产量都居世界前例。大量的低档茶、粗老茶叶、修剪的废弃枝叶、茶叶生产中废弃的下脚料,虽没有直接的市场出路,但其中含有许多可以利用的资源。在我国的茶叶产品中,深加工产品只占3%左右,存在加工技术落后、产品技术含量与附加值过低的问题。而在日本的茶产叶中,深加工产品约占三分之一。因此,急需以高新技术为依托,大力发展茶叶深加工,可以提高我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对调整我国茶区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有着重要意义。
随着茶叶研究的不断深力,以及和医学研究的交叉和渗透茶叶中富含茶多酚类、茶多糖、咖啡因等物质,已证实:茶多酚具有明显的抗菌、抗氧化、抗癌、抗突变和增强免疫、降血脂等功能,广泛应用于各类食品抗氧代用。
现有从茶叶中提取茶多酚的方法存在操作复杂、提取率低,提取后存在金属离子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从茶叶中提取茶多酚的方法,本发明不添加任何有机溶剂,采用酶解提取、离心、过滤、树脂吸附等方法,绿色无污染,工艺安全可靠,通过本发明的提取方法得到的茶多酚,得到的茶多酚回收率高,且所提纯的茶多酚纯度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从茶叶中提取茶多酚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茶叶预处理:将干燥好的茶叶分拣、去尘、除杂,并粉碎至过60-80目筛备用;
(2)制备粗提取液:将经步骤(1)处理后的茶叶放入多能提取罐内,然后加入适量提取剂至漫过茶叶表面3-4cm,浸泡35-45分钟,再加入复合酶浸泡5-10分钟,浸泡后加热将多能提取罐内的物料煮沸后保持微沸熬制2.5-3小时,然后将提取液排出得到粗提取液;
(3)高速离心:采用蝶式离心机去除粗提取液中肉眼可见的颗粒状杂质;
(4)超滤膜过滤:采用超滤膜对高速离心后的粗提取液进行过滤;
(5)树脂吸附:经超滤膜过滤的溶液以1-1.5BV/hr的速度流过中等极性吸附树脂,进行吸附茶多酚和咖啡因;
(6)洗脱:吸附后的树脂第一次用10℃的水洗脱,洗脱次数为2次,流速为1BV/hr,将洗脱得到的液体升华干燥得咖啡因收集;树脂第二次采用60-65℃的水洗脱茶多酚,洗脱次数为2次,流速为1-1.5BV/hr,得到茶多酚提取液;
(7)浓缩:将步骤(6)所得提取液抽真空,于35-45℃的水浴条件下蒸去溶剂,得茶多酚浓缩液;
干燥:将步骤(6)所得茶多酚浓缩液进行喷雾干燥,即可得到茶多酚。
本发明中,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的提取剂为蒸馏水。
本发明中,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的复合酶为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胰蛋白酶按照质量比为2-3:1-2:1的比例混合而得。
本发明中,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离心机的转速为4500-5000r/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浪伏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浪伏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433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