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神经内科诊疗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42836.2 | 申请日: | 2018-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356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朱皖苏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皖苏 |
主分类号: | A61M11/00 | 分类号: | A61M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杨红梅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神经内科 诊疗装置 瓶药液 支撑脚 长方形结构 雾化治疗 雾化装置 依次连接 散热口 移动轮 雾化 诊疗 报警指示灯 垂直固定 放入装置 工作难度 机体内部 机械传动 控制面板 同时装置 放置室 接线口 排出量 手推架 药液瓶 一次性 底端 治疗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诊疗装置,其结构包括诊疗雾化装置、移动轮、支撑脚、散热口、机体、手推架、控制面板、报警指示灯、接线口、放置室,诊疗雾化装置安装在机体内部,支撑脚依次连接成长方形结构排列于机体底端两侧,机体下半端左侧设有散热口,移动轮依次连接成长方形结构垂直固定于支撑脚底部,本发明一种神经内科诊疗装置,该装置能够在病人接受治疗时,如果病人需要用到多瓶药液进行雾化治疗,工作人员能够将药液瓶一次性放入装置内部,在一瓶药液雾化结束时,通过机械传动带动下一瓶药液接着进行雾化治疗,这样能够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同时装置能够对雾化的排出量进行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神经内科诊疗装置,属于神经内科诊疗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因此神经方面的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神经内科方面的疾病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困扰。神经内科患者很多情况下会出现偏头疼、三叉神经疼痛等疾病,传统治疗方式一般是内服药物,但是长期服药不仅见效慢,而且也容易损伤肾脏,与此同时,神经内科患者还会出现神经衰弱、失眠等现象,如果只单纯服用药物,很难有效的解决多种问题,也会给患者身体健康带来隐患,同时也给医务人员的治疗工作带来很大难度。
现有神经内科诊疗装置在进行雾化治疗的时候,如果需要通过多瓶药液雾化进行治疗,这个时候就需要工作人员对用完的雾化药液进行一次次更换,增加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降低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神经内科诊疗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不完善,现有神经内科诊疗装置在进行雾化治疗的时候,如果需要通过多瓶药液雾化进行治疗,这个时候就需要工作人员对用完的雾化药液进行一次次更换,增加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降低工作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神经内科诊疗装置,其结构包括诊疗雾化装置、移动轮、支撑脚、散热口、机体、手推架、控制面板、报警指示灯、接线口、放置室,所述诊疗雾化装置安装在机体内部,所述支撑脚依次连接成长方形结构排列于机体底端两侧,所述机体下半端左侧设有散热口,所述移动轮依次连接成长方形结构垂直固定于支撑脚底部,所述放置室侧面与机体中端内部滑动连接,所述手推架右端与机体上半端左侧垂直连接,所述报警指示灯底部与机体顶部垂直连接,所述控制面板侧面镶嵌在机体上半端前侧,所述接线口从左到右间隔相同依次排列于控制面板下方;所述诊疗雾化装置由驱动装置、负压装置、自动转动装置、控制装置、缓冲驱动装置、流量控制装置组成;所述驱动装置左端与负压装置顶端前侧进行传动连接,所述负压装置底部与自动转动装置右半端顶部贴合连接,所述自动转动装置右端通过控制装置与缓冲驱动装置顶端侧面进行传动连接,所述缓冲驱动装置顶端右侧与流量控制装置底端左侧相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由电机、齿轮盘、传动杆、传动轮、传动带、联动轮、传输带组成,所述电机左端侧面与齿轮盘外圈前侧相啮合,所述传动杆一端连接到齿轮盘内圈前侧,另一端固定于传动轮内圈背部,所述传动轮通过传动带与联动轮进行传动连接,所述传输带右端固定于联动轮侧面。
进一步地,所述负压装置由第一定位齿轮、背部固定架、链条、第二定位齿轮、活动内架、内部传动块、滑块、左侧移动定位板、下压头、压缩室、贴合连接底块、第三定位齿轮、第四定位齿轮、雾化管、雾化头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传输带左端连接到第一定位齿轮前端侧面,所述第一定位齿轮通过链条与第二定位齿轮、第三定位齿轮、第四定位齿轮进行传动连接,所述链条右端与内部传动块内部垂直连接,所述内部传动块侧面与活动内架前端内侧滑动连接,所述活动内架背部侧面与背部固定架内部采用间隙配合,所述活动内架左端与滑块右端焊接,所述滑块左端侧面与左侧移动定位板右端内部滑动连接,所述活动内架底部与下压头顶部焊接,所述下压头底端侧面与压缩室内部滑动连接,所述压缩室、雾化管底端与贴合连接底块内部垂直连接,所述雾化管右端装有雾化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皖苏,未经朱皖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428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