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平台型水面轨道功能的喂食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42785.3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968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林建铃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妹族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85 | 分类号: | A01K61/8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3000 福建省漳***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车 喂食 轨道板 车顶 防水 顶部设置 轨道功能 喂食装置 轨道 安装孔 水面 链条 智能处理系统 中心位置处 蓄电池 底座安装 太阳能板 板顶部 边角处 电池箱 投食孔 底座 电池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平台型水面轨道功能的喂食装置,包括喂食轨道车、轨道板和智能处理系统,所述轨道板的顶部设置有轨道,所述轨道板上设置有投食孔,防水喂食板顶部的边角处设置有防水链条,所述防水喂食板通过防水链条安装在轨道板的底部,所述喂食轨道车包括轨道车顶座、轨道车圆盘和轨道车底座,所述轨道车圆盘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安装孔,所述轨道车圆盘通过安装孔套设在轨道车顶座上,所述轨道车底座安装在轨道车顶座的底部,所述轨道车圆盘的顶部设置有太阳能板,所述轨道车顶座的顶部设置有电池箱,所述电池箱内设置有蓄电池,该平台型水面轨道功能的喂食装置设计合理,喂食效率高,喂食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平台型水面轨道功能的喂食装置,属于水下喂食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养殖鱼的过程中,需要每天为鱼喂食,现在在为鱼投食时,一般都是通过人工将饲料投入水中或者使用喂食器投食,但是,这样会造成饲料还未被鱼吃完就沉入水底,一方面会造成饲料的浪费,另一方面不利于对投食位置的把控,容易造成饲料投放不均匀,从而会造成鱼群成长不均匀,体型差异较大,不利于鱼的销售,并且市场上的喂食器不能够定点定量的投放饲料,而且使用不方便,使养殖工人的工作量和劳动强度变得很大,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平台型水面轨道功能的喂食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平台型水面轨道功能的喂食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该平台型水面轨道功能的喂食装置设计合理,喂食效率高,喂食方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平台型水面轨道功能的喂食装置,包括喂食轨道车、轨道板和智能处理系统,所述轨道板的顶部设置有轨道,所述轨道板上设置有投食孔,防水喂食板顶部的边角处设置有防水链条,所述防水喂食板通过防水链条安装在轨道板的底部,所述喂食轨道车包括轨道车顶座、轨道车圆盘和轨道车底座,所述轨道车圆盘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安装孔,所述轨道车圆盘通过安装孔套设在轨道车顶座上,所述轨道车底座安装在轨道车顶座的底部,所述轨道车圆盘的顶部设置有太阳能板,所述轨道车顶座的顶部设置有电池箱,所述电池箱内设置有蓄电池,所述电池箱上设置有启动开关,所述轨道车顶座的一侧设置有进料口,进料斗的一端安装在进料口内,所述轨道车顶座内设置有储料室,所述储料室的底部设置有投食漏斗,所述轨道车顶座的两侧均设置有通孔,所述轨道车底座内设置有投食通道,所述投食通道与投食漏斗连接,所述智能处理系统包括控制板、红外传感器一、计时器、红外传感器二、提示灯、电动门和动力装置,所述红外传感器一设置在轨道车底座的底部,所述计时器设置在电池箱内,所述红外传感器二设置在储料室内,所述提示灯设置在轨道车顶座的一侧,所述电动门设置在投食漏斗的底部,所述动力装置设置在轨道车底座内,轨道轮上设置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一端穿过通孔与动力装置连接,所述轨道轮安装在轨道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投食孔与防水喂食板的位置相对应。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轨道轮和通孔的数量均为4个,所述动力装置的数量为2个。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太阳能板内设置有太阳能转换装置,所述太阳能板与蓄电池电性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控制板包括智能处理器和控制开关,所述智能处理器包括印制电路主板以及设置在印制电路主板上的微处理器和处理芯片,所述微处理器和处理芯片电性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控制板通过监测电路分别与红外传感器一、计时器和红外传感器二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板与蓄电池电性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控制板通过指令电路分别与提示灯、电动门和动力装置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妹族工业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漳州妹族工业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427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