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柔性太阳能板发电的电动助力自行车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42097.7 | 申请日: | 2018-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825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唐峰;丁育华;叶菊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峰 |
主分类号: | B62M6/40 | 分类号: | B62M6/40;B62M6/45;B62M6/60;B62M6/85;B62J9/00;H02S1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500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吸收 车架 电动助力自行车 柔性太阳能板 螺栓固定 储物盒 后轮 收纳 焊接固定 车把 发电 前轮 自行车本体 层叠结构 车架转轴 固定设置 侧车架 储物箱 固定架 弧形片 可转动 横梁 顶侧 转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有柔性太阳能板发电的电动助力自行车,包括太阳能吸收罩,储物盒,控制开关和USB充电孔;所述自行车本体上设置有车架;所述车架的前侧底部螺栓固定有前轮,且前轮的上侧的车架转轴顶侧焊接固定有车把,且车把的一侧螺栓固定有控制开关;所述车架的横梁前侧焊接固定有储物箱;所述车架后侧底部螺栓固定有后轮;所述后轮的上侧车架上固定设置有储物盒;所述储物盒的上侧通过固定架固定安装有太阳能吸收罩。该带有柔性太阳能板发电的电动助力自行车设有的太阳能吸收罩呈弧形片转动层叠结构设计,可转动开关收纳使用,有利于对太阳能吸收罩进行收纳放置与使用,有效增加调节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行车设备、新能源自行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柔性太阳能板发电的电动助力自行车。
背景技术
目前,自行车(非电动自行车)因其健康和便捷而深受欢迎,已经成为居民日常代步、休闲娱乐、健身竞技的重要工具。比如现在为了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OFO、膜拜单车等自行车公司迅速发展。且自行车户外运动也越来越越流行。随着绿色环保渐渐深入人心,自行车的使用量有回升的趋势。为了响应“低碳生活,绿色出行”的号召,自行车在人们的日常出行方面必须做出相应的改进,为“绿色出行”做出贡献。
经过专利检索现有专利号为201020635139.0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动力自行车,包括前后轮、车筐及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采用非晶硅柔性太阳能电池板,所述的非晶硅柔性太阳能电池板固定在前后轮圈内。驱动电机固定在前轮轮叉上,在前轮轮圈内固定有与驱动电机齿轮匹配的内驱动齿圈。本发明的太阳能动力自行车采用前后轮圈内设置太阳能电池板,既增大太阳能板有效面积,还不增加自行车体积或附加装置,结构简单且方便。在车架及前部购物篮上设置太阳能板,可增加近三分之一的太阳能利用。采用前部电机驱动,省去了链条传动装置,可减少动力损耗,且结构亦变得简。
又有专利号为201710039874.1发明提出了一种新型简易可拆装多功能自行车发电蓄电装置,用以解决现有自行车发电装置体积过大、携带和拆装不方便的技术问题。包括太阳能电池板、直流发电机和蓄电池,太阳能电池板的上部通过固定锁与后上叉相连接,太阳能电池板下端通过固定锁与后轮的车轴相连接,直流发电机的齿轮与后轮的车轴上的飞轮相啮合,太阳能电池板和直流发电机均通过可变电压充电管理单元与蓄电池电连接,蓄电池上设有USB接口和两个外接电极柱,蓄电池通过外接电极柱与可变电压充电管理单元相连接。本发明对自行车原有硬件及其结构的改动较小,采用两种并行发电模式进行蓄电,提高了发电效率及蓄电电量,提高了对绿色能源的利用且减少了自行车运动时的能量损失。
基于上述,本发明人发现,现有的自行车结构设计较为传统,功能设计较为简单,例如上述一专利中轮圈内设置太阳能电池板,虽说提高了太阳能板有效面积,可是其设计结构为平面,进一步的导致太阳能板吸收面积增大,且吸收效果较差的现象发生;并且现有的自行车储物空间小,且防水性能较差;而且现有的自行车不具备充电的功能。
于是,本人秉持多年该相关行业丰富的设计开发及实际制作的经验,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带有柔性太阳能板发电的电动助力自行车,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柔性太阳能板发电的电动助力自行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自行车结构设计较为传统,功能设计较为简单,例如上述一专利中轮圈内设置太阳能电池板,虽说提高了太阳能板有效面积,可是其设计结构为平面,进一步的导致太阳能板吸收面积增大,且吸收效果较差的现象发生;并且现有的自行车储物空间小,且防水性能较差;而且现有的自行车不具备充电的功能的问题。
本发明带有柔性太阳能板发电的电动助力自行车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峰,未经唐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420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