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统一承载设备上实现低速TDM业务传输的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41708.6 | 申请日: | 2018-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807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周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J14/08 | 分类号: | H04J14/08;H04L1/00;H04L12/851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张雯俐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承载设备 切片 以太网帧 字节位置 固定的 多路 净荷 宿端 统一 通信技术领域 分组交换 生命周期 应用场景 低时延 分组包 高效性 封装 串联 架构 承载 发送 恢复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统一承载设备上实现低速TDM业务传输的方法及装置,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适用于多路相同速率的低速TDM业务传输,包括以下步骤:将连续的相同速率的低速TDM业务切成固定长度的低速TDM切片;将多路低速TDM切片经处理后按固定的字节位置串联起来组成分组包的净荷,并封装成以太网帧发送至宿端;宿端在以太网帧固定的字节位置处提取出每路对应的低速TDM切片的净荷,并恢复出连续的低速TDM业务。本发明不但满足了基于分组交换架构的统一承载设备对于低速TDM业务承载的高效性、低时延的要求,而且扩展了统一承载设备的应用场景,延长了设备的生命周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来讲是一种在统一承载设备上实现低速TDM(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时分复用)业务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基于分组交换架构的统一承载设备原则上都可以实现低速 TDM的承载功能。现有的通用办法就是在业务的源端进行切片,再加上管理帧头形成分组包,再根据目的地址经过统一承载设备基于分组的交换架构送往宿端;在宿端一侧再将切片的数据还原出低速的TDM业务。
但实际应用中发现,该方式存在以下缺点:由于E1信号(通用的TDM低速信号,速率为2.048Mbits/S)等低速TDM业务速度太低,在源端一侧切成最短分组包时缓存等待时间太长,使得低速TDM业务的设备转发时间太长,效率低、时延大,从而导致某些应用场景无法适用。
因此,如何在基于分组交换架构的统一承载设备上实现低速 TDM业务的低时延高效传输,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在统一承载设备上实现低速TDM业务传输的方法及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基于分组交换架构的统一业务承载设备不能高效低时延传输低速TDM业务的问题。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在统一承载设备上实现低速 TDM业务传输的方法,适用于多路相同速率的低速TDM业务传输,包括以下步骤:
将连续的相同速率的低速TDM业务切成固定长度的低速TDM 切片;将多路低速TDM切片经处理后按固定的字节位置串联起来组成分组包的净荷,并封装成以太网帧发送至宿端;宿端在以太网帧固定的字节位置处提取出每路对应的低速TDM切片的净荷,并恢复出连续的低速TDM业务。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多路低速TDM切片经处理的具体操作包括:为每路低速TDM切片加上控制字帧头,得到多路以低速 TDM切片为净荷的业务管理帧。组成分组包时,将多路以低速TDM 切片为净荷的业务管理帧按照固定的字节位置串联起来组成分组包的净荷。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将多路以低速TDM切片为净荷的业务管理帧按照固定的字节位置串联起来组成分组包的净荷,具体包括以下操作:
若每路以低速TDM切片为净荷的业务管理帧的长度为L,则将第N路业务管理帧在分组包净荷中的字节位置固定为:第(N-1)*L 字节至N*L-1字节,N为正整数,且1≤N≤(以太网包的最大包长 /L);按照上述固定的字节位置将多路业务管理帧串联起来组成分组包的净荷。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控制字帧头包括以下字段:
L bit:为告警指示比特;
R bit:为宿端缺陷指示比特;
RSV and FRG:为预留和分段比特;
LEN:为长度字段,至少为6比特;
Sequence Number:为包序号,至少为16比特;
Timestamp:为时间戳值,至少为32比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417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