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砌筑铺灰辅助工具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41337.1 | 申请日: | 2018-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085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永;岑如军;陈文杰;董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建筑科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20 | 分类号: | E04G21/20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张建青 |
地址: | 31001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侧板 砌筑 辅助工具 调宽 插接结构 调高板 调宽板 上表面 插接 施工 落地 施工效率 纵向截面 连接板 上移动 下表面 砂浆 槽口 灰缝 墙体 垂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砌筑铺灰辅助工具及其使用方法。现有的砌筑施工辅助工具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但是仍不能解决落地灰问题,也难以调整灰缝厚度。本发明的砌筑铺灰辅助工具,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纵向截面均呈“L”形;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一端下表面分别与固定调宽件的两端上表面固定连接,连接板分别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端面相连接且垂直于固定调宽件的上表面;调宽板的两端通过第一插接结构分别与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的底部插接;两块调高板通过第二插接结构分别与调宽板、固定调宽件的底部插接,调高板上设有用于其在所述墙体上移动的槽口。本发明有利于减少施工落地灰,减少砂浆损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工具,具体地说是一种砌体砌筑铺灰辅助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砌体的砌筑施工方法有“三一”砌筑法、铺浆砌筑法、满刀灰砌筑法等,经长期工程实践,这些砌筑方法在提高施工效率、保证工程质量方面有积极作用。传统砌筑方法对施工经验依赖程度非常高,随着建筑工程质量要求提高,经验不足的施工人员很难做到砌筑灰缝竖直横平的要求。传统砌筑方法的施工现场落地灰现象十分常见,不但影响施工现场美观,而且造成砌筑砂浆损耗。随着专用砌筑砂浆、保温砌筑砂浆普及,由于此类砂浆成本较高,砌筑砂浆损耗带来的工程成本增加将不可忽视。
基于上述背景,不少砌筑施工辅助工具被设计出来,用于提高砌筑施工质量。中国专利ZL201720991749.6公开了一种用于快速砌筑砂浆的工具,该工具是一种间距可自由调节的U型框架,可使砌筑灰缝厚度统一,提高了砌筑平整度。中国专利ZL201720464456.2公开了一种便捷式砌筑墙体铺浆工具,该工具是一矩形框架结构,可根据墙体厚度现场制作,灰缝厚度统一,提高了施工效率。
上述的两个专利,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但是仍不能解决落地灰问题,也难以调整灰缝厚度;而且辅助工具在砌体上滑动频繁,磨损较大,辅助工具使用一段时间后必须更换才能满足灰缝厚度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有效减少落地灰且灰缝宽度、高度可调节的砌筑铺灰辅助工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砌筑铺灰辅助工具,其包括匚形主体、调宽板和两块相同的调高板;所述匚形主体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固定调宽件和连接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纵向截面均呈“L”形;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一端下表面分别与固定调宽件的两端上表面固定连接,连接板分别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端面相连接且垂直于固定调宽件的上表面;
所述的调宽板位于匚形主体的开口端,调宽板的底面与固定调宽件的底面齐平;
所述调宽板的两端通过第一插接结构分别与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的底部插接;所述的两块调高板通过第二插接结构分别与调宽板、固定调宽件的底部插接,所述调高板上设有用于其在所述墙体上移动的槽口。
使用时,砌筑铺灰辅助工具放置于墙体上,所述固定调宽件、调宽板、调高板和墙体围成用于填充砌筑砂浆层的腔体。
上述砌筑铺灰辅助工具的匚形主体是一个三面围护结构,有利于防止砌筑砂浆在抹平过程中散落。所述的连接板与固定调宽件可以分体设置,也可以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底部分别设有至少三个第一插槽,所述第一插接结构为分别设置在调宽板两端的上表面且与所述第一插槽匹配的两个第一插头,所述调宽板上的第一插头通过插入不同预设位置的第一插槽来调节调宽板与固定调宽件的间距,以适应不同厚度的墙体砌筑施工。建筑中常用的墙体厚度有120mm、190mm、240mm等尺寸,第一插槽的位置根据上述尺寸同时考虑调宽板与固定调宽件的宽度而设定,使填充砌筑砂浆层的腔体宽度比墙体厚度小2mm~4mm,两调高板的槽口间距比墙体厚度大2mm~4mm,调宽板与固定调宽件的间距通过第一插接结构调节,操作方便,尺寸精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建筑科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省建筑科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413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安装楼板的机械设备
- 下一篇:垒墙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