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形切飞边复合材料螺旋桨模压成型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36234.6 | 申请日: | 2018-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012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魏军林;满延涛;李海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卓尔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7/02 | 分类号: | B29C37/02;B29L31/08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叶美琴 |
地址: | 241100 安徽省芜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材料 方向设置 剪切刀口 螺旋桨 排胶 上模 溢料 模压成型模具 上模型腔 切飞边 腔内 下模 溢出 闭合 成型过程 加工误差 生产效率 下模型腔 下模中部 自动去除 剪切 闭合时 模型腔 切刀口 飞边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形切飞边复合材料螺旋桨模压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中部设有上模型腔;在上模型腔的外侧,沿其外周方向设置一圈第一剪切刀口;在第一剪切刀口的外侧,沿其外周方向设置一圈第一溢料排胶腔;下模中部设有下模型腔;在下模型腔的外侧,沿其外周方向设置一圈第二剪切刀口;在第二剪切刀口的外侧,沿其外周方向设置一圈第二溢料排胶腔。本发明中,上模与下模闭合时,多余的复合材料会溢出并流入溢料排胶腔内,切刀口之间相互剪切闭合,以至将溢出的复合材料、型腔内的复合材料进行切断,从而保证复合材料螺旋桨在成型过程中自动去除飞边,避免加工误差,提高尺寸精度,生产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空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形切飞边复合材料螺旋桨模压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螺旋桨的成型工艺有手糊成型工艺、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热压罐成型工艺、模压成型工艺。模压成型工艺生产设备投入较低、生产效率相对高。
传统的模具形式会导致模具在加压过程中原料外溢,外溢的材料固化后会形成一圈坚硬的飞边,这圈飞边的去除过程比较困难,通常的做法是手工修剪打磨、数控铣床铣削加工、高压水刀切割,这些方法虽然能达到去除飞边的目的,但投入的成本相对较高,所以急需一种操作方便、简单快速、成本低廉的方法去除复合材料螺旋桨桨叶飞边。
发明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环形切飞边复合材料螺旋桨模压成型模具。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环形切飞边复合材料螺旋桨模压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
上模中部设有上模型腔;在上模型腔的外侧,沿其外周方向设置一圈第一剪切刀口;在第一剪切刀口的外侧,沿其外周方向设置一圈第一溢料排胶腔;
下模中部设有下模型腔;在下模型腔的外侧,沿其外周方向设置一圈第二剪切刀口;在第二剪切刀口的外侧,沿其外周方向设置一圈第二溢料排胶腔;
在上模、下模闭合状态下,上模型腔与下模型腔闭合密封,第一剪切刀口与第二剪切刀口闭合,第一溢料排胶腔与第二溢料排胶腔相互对应。
优选的,在上模、下模闭合状态下,上模型腔与下模型腔处于倾斜状态。
优选的,第一剪切刀口与第二剪切刀口的刀刃厚度为0.2-0.5毫米。
优选的,模型腔、第一剪切刀口和第一溢料排胶腔为一体化设置。
优选的,下模型腔、第二剪切刀口和第二溢料排胶腔为一体化设置。
本发明中,上模与下模闭合时,多余的复合材料会溢出并流入溢料排胶腔内;同时,第一剪切刀口与第二剪切刀口之间相互剪切闭合,以至将溢出的复合材料、型腔内的复合材料进行切断,从而保证复合材料螺旋桨在成型过程中自动去除飞边;其中,剪切刀口与模具型腔为一体设计与加工,通过模具局部结构的优化,省去了切飞边的处理工序,避免加工误差,提高了复合材料螺旋桨的外形尺寸精度,生产效率也得到了大幅的提高,节约了大量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环形切飞边复合材料螺旋桨模压成型模具中上模、下模安装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环形切飞边复合材料螺旋桨模压成型模具中上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环形切飞边复合材料螺旋桨模压成型模具中下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卓尔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卓尔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362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去除密胺树脂产品毛边的机器
- 下一篇:一种五金件生产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