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植物内生放线菌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35862.2 | 申请日: | 2018-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283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田永强;李晓广;王志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N9/24;C12N9/26;C12N9/42;C12N9/52;C12R1/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放线菌 菌株 珊瑚 蛋白酶 发酵培养基 过氧化氢酶 活性化合物 聚酮化合物 生物工程酶 放线菌属 鉴定手段 开发应用 根组织 还原酶 抗感染 抗真菌 抗肿瘤 酶活性 细菌素 新物种 氧化酶 抗菌 类脂 抑菌 酯酶 应用 糖尿病 分类 | ||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植物内生放线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菌种及其应用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株从响叶杨根组织内部筛选得到的稀有珊瑚放线菌及其应用研究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放线菌(Actinomycetes)广泛存在于不同的自然生态环境中,大部分放线菌都能产生抗生素、氨基酸、维生素、有机酸、酶及酶抑制剂等生物活性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实际用途和巨大的经济效益。迄今为止,人们从放线菌中发现了近万种抗生素,其中60%以上的抗生素都是由放线菌产生的。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类致病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的出现,寻找安全、高效、低毒天然的新型生物活性化合物势在必行。然而,长期以来对土壤放线菌的开发,从中发现新结构化合物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因此,寻找新来源是提高开发效率的关键。
植物内生菌(endophyte)是指那些在其生活史的一定阶段或全部阶段生活于健康植物各种组织和器官内部或细胞间隙的真菌或细菌。它是植物微生态系统中的组成部分,在不同健康植物的根、茎、叶及果实中均生活着微生物的正常菌群。它们的代谢活动及产物可促进宿主植物适应外界各种(生物、非生物)环境压力, 维持生态系平衡。迄今的研究表明, 植物内生菌可与植物结瘤固氮, 产生生长素促进宿主生长, 产生抗生素增加植物的抗病性, 产生次生代谢活性物质使植物具有抗逆、抗虫、除草功能。从而, 植物内生菌的诸多功能性状成为人们实际利用的新的生物资源, 近年来成为微生物资源研究的热点之一。
近年来,从植物组织中发现了一些新的内生放线菌(endophytic actinomycete),产生新的生物活性代谢物或产生具有新特性的酶;对植物内生放线菌与植物宿主及其他微生物之间的关系研究有新的发现,其在植物病害防治中的作用已引起重视。从药物开发的角度看,新的放线菌菌株往往具有基因新颖性,预示着其可能存在的新活性,随着大量内生放线菌新种的不断发现,从中寻找新型生物活性化合物逐渐显现出巨大潜力,近年来已从内生放线菌中分离到多种新活性或者新结构的化合物。
到目前为止,珊瑚放线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株从响叶杨根组织分离得到的新的珊瑚放线菌,该菌具有还原酶、氧化酶、过氧化氢酶、抗菌、抗肿瘤、抗糖尿病以及酯酶(C4)等酶活活性,同时与珊瑚放线菌属中已有效发表菌种的16S rRNA基因序列相似度最高,且最高相似度为98.0 %,这可明显区别于已公开报道的其它有效菌种。
本发明提供一株稀有的植物内生放线菌
本发明以含有放线菌酮(50 mg/L)和萘啶酮酸(25 mg/L)的培养基为筛选条件,先对响叶杨的根组织进行表面清洗、消毒、灭菌处理,再将根组织切片置于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分离及纯化,经多级筛选获得一株稀有的放线菌,即珊瑚放线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358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