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轨旁列车底盘智能检测装置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35266.4 | 申请日: | 2018-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538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别海明;张天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8 | 分类号: | G01M17/08;G01M17/10;G01N29/04;G01K13/00 |
代理公司: | 11201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张润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列车底盘 传感器模块 智能检测装置 中央控制模块 定位模块 通信模块 列车 检修 地面控制装置 视觉传感器 预定义条件 基于机器 检测系统 停靠位置 通信连接 稳定安全 行车线路 传感器 轨旁 整车 视觉 检测 移动 通信 建设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轨旁列车底盘智能检测装置和含有其的检测系统。装置包括:传感器模块,包括视觉传感器在内的多种传感器,用于对列车底盘状态进行检测;定位模块,用于确定列车停靠位置与列车底盘智能检测装置所在的位置是否满足预定义条件;位移模块,用于带动所述传感器模块移动到指定位置;通信模块,用于与中央控制模块和地面地面控制装置进行通信;中央控制模块,与所述传感器模块、定位模块、位移模块和通信模块通信连接,用于控制上述各个模块工作。结构简单稳定,可以直接布置在行车线路上,不需要单独建设列车段,从而节省了成本和空间。可以根据列车的不同检修需求,对列车底盘的不同部件进行检修,更好地保障整车的稳定安全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轨旁列车底盘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保证列车的行车安全,需要对车辆进行定期检测。当前,对车辆的检测需要在车辆段的专门检修场所进行,例如,通过将列车停靠在地沟上方,或者通过吊车将列车吊高,以便于检测设备对列车底盘进行检测。这导致一次检测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资源,并且需要列车脱离运行环境,故此检测的频率不可能太高,无法及时发现行车安全的隐患。
现有的列车底盘检测设备通常是以小车的形式,车上装载有超声波传感器。在检测时,由人工推到地沟中对应车身底盘待检测的位置,或者是车辆吊起时从地面推到车身下方。通过肉眼定位和手动操作来对车轮的裂痕进行检测。检测手段单一,自动化程度也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列车在轨实时检测的基于机器视觉的轨旁列车底盘智能检测装置和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轨旁列车底盘智能检测装置,其包括:
传感器模块,包括视觉传感器在内的多种传感器,用于对列车底盘状态进行检测;
定位模块,用于确定列车停靠位置与列车底盘智能检测装置所在的位置是否满足预定义条件;
位移模块,用于带动所述传感器模块移动到指定位置;
通信模块,用于与中央控制模块和地面地面控制装置进行通信;
中央控制模块,与所述传感器模块、定位模块、位移模块和通信模块通信连接,用于控制上述各个模块工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感模块包括视觉传感器和超声波传感器,其中:
视觉传感器包括线阵相机和面阵相机,线阵相机,用于对列车底盘第一预定义位置进行的线形扫描拍摄,获取扫描线对应的图像;面阵相机,用于对列车底盘面进行拍摄,获取列车底盘的图像;以及
超声波传感器,用于检测关键零部件是否存在裂痕。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感模块还包括:
温度传感器,用于对列车底盘第二预定义位置和零部件的温度进行检测;和/或
声音传感器,用于接收列车相应位置的声音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模块包括:
二维码定位装置,用于检测设置在列车底盘上的二维码定位标签,并根据检测结果判断列车底盘智能检测装置与列车的相对位置关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位移模块包括:
水平移动机构,用于带动列车底盘智能检测装置在水平方向进行整体位移;
升降旋转机构,用于带动传感器模块进行竖直方向上的升降和水平方向上的精确定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列车底盘智能检测装置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352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助力转向测试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列车用排障器抗冲击与疲劳实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