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门锁的应急开锁系统及其实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34858.4 | 申请日: | 2018-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564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张邕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邕 |
主分类号: | E05B47/00 | 分类号: | E05B47/00;E05B49/00;E05B4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32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急开锁系统 电子门锁 应急开锁 单片机 电子门锁电路 按键开关 机械锁芯 开锁密码 开锁信号 驱动电机 输入用户 系统结构 用户体验 震动开关 蜂鸣器 钥匙孔 门锁 开锁 门外 预置 元器件 舍弃 电源 镶嵌 应急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门锁的应急开锁系统及其实现方法。由蜂鸣器、按键开关、震动开关、单片机和电源组成,当需要应急开锁时,在门外用敲门的办法输入用户预置的开锁密码,单片机经过计算判断密码正确时,就会发出开锁信号,驱动电机开锁。该系统结构简单,元器件少,可镶嵌于任意电子门锁电路,实现应急开锁的目的。由于采用该系统后,可以完全舍弃应急用机械锁芯,不留钥匙孔,因此既能增加门锁安全性,又能提高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门锁的应急开锁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机械门锁安全性能较差,很容易被不法之徒打开,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并且需要随身携带机械钥匙,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一些不便。随着时代发展,各式各样的电子门锁开始取代机械门锁,目前比较流行的电子门锁有指纹锁、遥控锁、刷卡锁、刷脸锁、密码锁以及由智能手机APP控制的智能锁,这些电子门锁一定程度地提高了安全性、便利性,但作为电子产品,也存在电子故障的问题,那当出现电子故障时如何应急开锁呢?一般电子门锁厂家都另外提供了一套机械锁芯和机械钥匙,作为应急时使用,虽然在安全级别上高于普通锁芯,或者安装位置有些隐蔽,但毕竟还是给不法之徒预留了技术开锁可能,另外用户还要时刻携带那把应急钥匙,这样就使得电子门锁的安全性和便利性大打折扣。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门锁的应急开锁系统及其实现方法。当需要应急开锁时,在门外用敲门的办法输入用户预置的开锁密码,单片机经过计算判断密码正确时,就会发出开锁信号,驱动电机或其它电磁设备开锁,该系统结构简单,元器件少,如果镶嵌于电子门锁电路,还可以共用电子元器件,在很少增加成本和空间的情况下,实现应急开锁的目的。由于采用该系统后,可以完全舍弃机械钥匙,因此既增加了门锁安全性,又提高了用户体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子门锁的应急开锁系统,包含有电源、电机、开锁装置、单片机以及与单片机连接的密码电路、遥控电路、指纹识别、人脸识别、手机APP这些控制电路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控制电路通过单片机控制电机的转动,电机驱动开锁装置,所述单片机还另外连接有按键开关、震动开关和蜂鸣器;震动开关可靠固定于门板上。
一种电子门锁的应急开锁系统的实现方法,具体如下:
S1、系统启动:当单片机检测到按键开关或敲门时震动开关产生的开关信号,并且开关信号在一定时间内达到预设的次数时,启动应急开锁系统,这时蜂鸣器会间断地发出蜂鸣音,发音次数为程序预先设定,间断的蜂鸣音把系统启动后这段时间分割成两倍于发音次数的时间段;
S2、预置密码:系统启动后,如果在蜂鸣音分割出的某个时间段,单片机检测到按键开关产生的开关信号,则单片机会给该时间段标上标志,所有的时间段依其先后顺序按有标志和无标志形成密码数据,单片机永久性记录保存密码数据;旧的密码数据可以被新的密码数据覆盖;
S3、敲门开锁:系统启动后,如果在蜂鸣音分割出的某个时间段,单片机检测到震动开关产生的开关信号,则该时间段也会被单片机标上与预置密码相同的标志,所有的时间段依其先后顺序按有标志和无标志形成开锁数据,单片机临时性记录保存开锁数据,单片机将开锁数据与密码数据进行比较判断,如果判断这两个数据完全相同,则向电机驱动电路发出开锁信号,门锁被打开;
S4、禁止启动:如果单片机判断震动开关信号产生的标志数据与预存的密码标志数据不对应吻合,则单片机禁止该系统在一定时间内再次启动。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由于是用敲门震动的方式输入开锁密码,所以不用携带任何应急钥匙或电子设备,也就避免了在门外预留钥匙孔,极大的提高了安全性,也使用户体验大大增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邕,未经张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3485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无锁眼全自动防盗锁具
- 下一篇:一种智能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