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户设备功耗模式通知方法、装置以及UE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34349.1 | 申请日: | 2018-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365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魏民;王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52/02 | 分类号: | H04W52/02;G06F1/3203 |
代理公司: | 11038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方亮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业务平台 退出 通知消息 用户设备 功率节省模式 通信技术领域 低功耗模式 功耗模式 实时感知 退出条件 消息下发 业务体验 激活态 即时性 空闲态 时间窗 发送 | ||
本发明公开了用户设备功耗模式通知方法、装置以及UE,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其中的方法包括:在用户设备UE进入功率节省模式PSM状态后判断是否满足PSM状态退出条件;如果是,则控制所述UE退出PSM状态并向业务平台发送PSM状态退出通知消息;所述业务平台根据所述PSM状态退出通知消息确定所述UE退出PSM状态。本发明的方法、装置以及UE,业务平台能够实时感知UE退出PSM状态,解决了业务平台消息下发的即时性问题,实现业务平台对UE激活态和空闲态时间窗的有效利用,提升了PSM低功耗模式下的业务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户设备功耗模式通知方法、装置以及UE。
背景技术
PSM(Power Saving Mode)模式,即低功耗模式,用于降低物联网终端功耗。PSM状态期间,终端不可达。PSM的原理是终端进入空闲态一段时间后,进入PSM态,关闭信号的收发等功能,从而减少天线、射频、信令处理等的功耗消耗。业务平台(例如IOT平台等)在终端处于激活状态和空闲状态期间发送命令到终端,为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业务平台需要对终端激活态和空闲态时间窗进行有效利用,但目前的业务平台无法实时获知终端退出PSM状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用户设备功耗模式通知方法、装置以及UE。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户设备功耗模式通知方法,包括:在用户设备UE进入功率节省模式PSM状态后判断是否满足PSM状态退出条件;如果是,则控制所述UE退出PSM状态并向业务平台发送PSM状态退出通知消息;所述业务平台根据所述PSM状态退出通知消息确定所述UE退出PSM状态。
可选地,所述PSM状态退出条件包括:TAU周期请求定时器超时、UE向业务平台上报业务数据。
可选地,当确定所述UE在进入空闲状态时,启动所述TAU周期请求定时器;在进入空闲状态并持续预设的等待时长后,控制所述UE进入PSM状态;如果确定TAU周期请求定时器超时,则控制所述UE退出PSM状态。
可选地,当所述UE进入空闲状态时,启动动态周期定时器;其中,所述动态定时的时长为所述预设的等待时长;如果动态周期定时器超时,控制所述UE进入PSM状态。
可选地,在所述UE进入PSM状态并且所述TAU周期请求定时器未超时的状态下,如果所述UE向业务平台上报业务数据,则控制所述UE退出PSM状态。
可选地,当确定TAU周期请求定时器超时,控制所述UE向核心网侧发送TAU请求消息;基于预设的通知规则向所述业务平台发送所述PSM状态退出通知消息。
可选地,在所述UE进入PSM状态期间,所述业务平台缓存对于所述UE的命令;如果接收到所述PSM状态退出通知消息,所述业务平台将缓存的命令下发至所述UE。
可选地,所述PSM状态退出通知消息包括:心跳消息;所述业务平台包括:IOT业务平台。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户设备功耗模式通知装置,包括:模式控制模块,用于在用户设备UE进入功率节省模式PSM状态后判断是否满足PSM状态退出条件;如果是,则控制所述UE退出PSM状态;消息发送模块,用于向业务平台发送PSM状态退出通知消息;其中,所述业务平台根据所述PSM状态退出通知消息确定所述UE退出PSM状态。
可选地,所述PSM状态退出条件包括:TAU周期请求定时器超时、UE向业务平台上报业务数据。
可选地,所述模式控制模块,用于当确定所述UE在进入空闲状态时,启动所述TAU周期请求定时器;在进入空闲状态并持续预设的等待时长后,控制所述UE进入PSM状态;如果确定TAU周期请求定时器超时,则控制所述UE退出PSM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343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