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转弯高速输送机构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533333.9 | 申请日: | 2018-05-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400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 发明(设计)人: | 何奕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捷燊精密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47/22 | 分类号: | B65G47/22;B65G21/20 |
| 代理公司: | 11411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吴婧<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桃园东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底盘 主盘 弧形侧壁 输送过程 导向槽 电池 圆弧形结构 电机连接 高速输送 降低设备 驱动底盘 生产效率 输送效率 质量提升 磕碰 翻倒 转弯 电机 盘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弯高速输送机构,包括机架、电机、设于机架上的底盘、设于底盘上的主盘和沿着底盘的外缘设置的弧形侧壁;电机连接底盘和主盘,并驱动底盘和主盘旋转;弧形侧壁、底盘和主盘之间构成导向槽,导向槽呈圆弧形结构。本发明采用以上结构,防止电池输送过程中产生磕碰,且能快速改变输送方向;避免电池输送过程中翻倒;大大提高输送效率,有利于产品质量提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设备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弯高速输送机构。
背景技术
圆柱电池生产过程中,从一段输送带进入另一段输送带,需要有转弯动作。这时使用机械手抓取输送带上的电芯放入另一段输送带内进行搬运;由于机械手抓取电芯有停顿现象,动作效率极低,且抓取电芯会对电芯产生磕碰,造成电芯损伤,这种电池传接响应滞后,且电芯容易翻倒等问题,严重影响产品效率、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公开了一种转弯高速输送机构,解决了现有圆柱电池在生产过程中,采用机械手抓取电芯实现转弯输送动作,造成电芯损伤、传接响应滞后、不连贯等问题,严重影响产品效率和产品质量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转弯高速输送机构,包括机架、电机、设于机架上的底盘、设于底盘上的主盘和沿着底盘的外缘设置的弧形侧壁;电机连接底盘和主盘,并驱动底盘和主盘旋转;弧形侧壁、底盘和主盘之间构成导向槽,导向槽呈圆弧形结构。
进一步,所述底盘和所述主盘同轴配合。
进一步,还包括进料防倒槽和下料防倒槽;进料防倒槽连接所述导向槽的进口,导向槽的出口连接下料防倒槽。
进一步,所述进料防倒槽和所述下料防倒槽平行或呈夹角。
进一步,所述底盘上均匀分布有用于吸住电池的若干个第一磁铁,所述若干个第一磁铁绕所述底盘的中心轴线L环形阵列;第一磁铁位于所述导向槽中
进一步,所述主盘的侧壁上均匀分布有吸住电池的若干个第二磁铁,所述若干个第二磁铁绕所述中心轴线L环形阵列;第二磁铁位于所述导向槽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圆弧形的导向槽结构,实现弧度输送方式,很好避免电池输送过程中翻倒;通过这种快速输送方式,实现电池高速输送。采用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的结构,防止电池输送过程中产生磕碰,且能快速改变输送方向;由于采用圆弧形的导向槽大大提高输送效率,有利于产品质量提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设备成本。采用在导向槽的进口设有进料防倒槽,导向槽的出口设有下料防倒槽的结构,避免电池输送过程中翻倒;大大提高输送效率,有利于产品质量提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设备成本。
本发明采用以上结构,解决输送过程中传动引起的各种制约因素,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设备成本,实现电池高速改变方向输送,大大提高输送效率,提升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设备成本。同时,结构的精简促使本发明能够应用于更多的圆柱产品相关的输送机构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种转弯高速输送机构,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正视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俯视示意图,图中虚线箭头示意主盘和底盘的旋转方向。
图中,机架1;电机2;底盘3;第一磁铁31;主盘4;第二磁铁41;弧形侧壁5;进料防倒槽6;下料防倒槽7;导向槽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捷燊精密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捷燊精密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333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