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中华鱼蚤病的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29233.9 | 申请日: | 2018-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070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谢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媛 |
主分类号: | A61K36/888 | 分类号: | A61K36/888;A61P3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修复 机体免疫力 寄生虫作用 九头狮子草 无毒副作用 病毒入侵 蛋白分子 苦楝树叶 破损部位 正常细胞 番石榴 莱菔子 天花粉 樟树叶 治愈率 重量份 菖蒲草 紫菜 耳叶 龙葵 排草 瓦松 仙茅 树皮 地盘 杀死 攻击 吸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中华鱼蚤病的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苦楝树叶6~18份、耳叶排草4~15份、菖蒲草6~18份、瓦松4~15份、番石榴树皮4~15份、九头狮子草2~10份、紫菜根3~8份、莱菔子2~10份、樟树叶6~18份、仙茅3~8份、天花粉4~15份、地盘松球2~10份、龙葵3~8份、艾蒿2~10份等等。本发明的组合物的治疗时间短,治愈率高,无毒副作用。具有修复、增强机体免疫力的功能,吸收快,利用率高,能迅速清理异样蛋白分子和降低正常细胞对有害物质的敏感性的功能,对机体破损部位或受攻击的组织进行修复,具有抵御病毒入侵、杀死寄生虫作用,治疗鱼中华鱼蚤病的疗效确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水鱼类养殖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治疗中华鱼蚤病的组合物。
背景技术
中华鱼蚤病是中华鱼蚤隶属于鱼蚤科。主要危害鱼类的种类有:大中华鱼蚤、鲢中华鱼蚤等。危害品种:青鱼、草鱼、鲶鱼、赤眼鳟、鲢鱼、鲤鱼等。鱼中华鱼蚤病是寄生在鱼的鳃上,只有雌性鱼蚤成虫才营寄生生活,雄鱼蚤终身营自由生活,雌鱼蚤幼虫也营自由生活。严重感染时病鱼呼吸困难,焦躁不安,在水表层打转或狂游,只鳍上叶常露出水面,最后消瘦窒息而死。鳃上粘液很多,鳃丝末端膨大成棒槌状,鳃小叶发生炎性水肿,细胞大量增生,鳃小片融合,毛细血管萎缩以致消失。中华鱼蚤雌雄异体,雌体大于雄体,仅雌体营寄生生活。虫体细长,圆柱形,分头、胸、腹三部分。头部呈三角形或半圆形,前段中央有一中眼,口位于头部腹面后缘的中央,口四周被口器包围,头部最前端有2对触角,其中第2对已特化成为锐利的爪,用以钩住宿主的鳃组织。胸部6节,每一胸节腹面都有1对游泳足。第6胸节为生殖节,成熟个体挂有1对长条形的卵囊,几乎与虫体等长,外包透明薄膜,内部卵小而多。腹部3节,明显比胸节短小。
中华鱼蚤病,在每年5月上旬至9月下旬流行最盛,大中华鱼蚤主要危害二龄以上的草鱼,鲢中华鱼蚤主要危害二龄以上的鲢鳙鱼。
当今社会,治疗中华鱼蚤病使用的抗生素药物治疗方法也不甚理想,化学药物在体内容易造成残留的问题。而且药物残留问题给食品安全也会造成威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中华鱼蚤病的组合物。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1.一种治疗中华鱼蚤病的组合物,其技术特征是由以下原料组合而成:苦楝树叶6~18份、耳叶排草4~15份、菖蒲草6~18份、瓦松4~15份、番石榴树皮4~15份、九头狮子草2~10份、紫菜根3~8份、莱菔子2~10份、樟树叶6~18份、仙茅3~8份、天花粉4~15份、地盘松球2~10份、龙葵3~8份、艾蒿2~10份、仙鹤草2~10份、地榆4~15份、牡丹皮6~18份、紫苏3~8份、贯众4~15份、黄花地丁2~10份。
2.作为优选,由以下原料制成:苦楝树叶6份、耳叶排草4份、菖蒲草6份、瓦松4份、番石榴树皮4份、九头狮子草2份、紫菜根3份、莱菔子2份、樟树叶6份、仙茅3份、天花粉4份、地盘松球2份、龙葵3份、艾蒿2份、仙鹤草2份、地榆4份、牡丹皮6份、紫苏3份、贯众4份、黄花地丁2份。
3.作为优选,由以下原料制成:苦楝树叶15份、耳叶排草10份、菖蒲草15份、瓦松10份、番石榴树皮10份、九头狮子草8份、紫菜根5份、莱菔子8份、樟树叶15份、仙茅5份、天花粉10份、地盘松球8份、龙葵5份、艾蒿8份、仙鹤草8份、地榆10份、牡丹皮15份、紫苏5份、贯众10份、黄花地丁8份。
4.作为优选,由以下原料制成:苦楝树叶18份、耳叶排草15份、菖蒲草18份、瓦松15份、番石榴树皮15份、九头狮子草10份、紫菜根8份、莱菔子10份、樟树叶18份、仙茅8份、天花粉15份、地盘松球10份、龙葵8份、艾蒿10份、仙鹤草10份、地榆15份、牡丹皮18份、紫苏8份、贯众15份、黄花地丁1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媛,未经谢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292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