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配网换流站保护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29040.3 | 申请日: | 2018-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98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2 |
发明(设计)人: | 吴健;周飞;付慧;王冬青;杨晨;黄建元;许勇;曹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苏州供电分公司;中电普瑞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1500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换流 保护 控制系统 | ||
本申请提供一种配网换流站保护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两套保护控制装置、远动设备、调控中心,所述保护控制装置集成有通信模块,通过所述通信模块接入站控层网络,通过所述站控层网络与所述远动设备通信;还集成有保护模块、测控模块、阀控模块,接入所述装置的第一内部总线,通过所述第一内部总线与所述通信模块通信,所述通信模块接入所述第一内部总线;还集成有数据采集模块和站内控制模块,接入所述装置的第二内部总线,通过所述第二内部总线与所述保护模块、所述测控模块、所述阀控模块通信。利用本申请中各个实施例,可以实现换流站保护控制系统的集成化、紧凑化、模块化,有效降低占地面积,简化系统架构,提高所述系统的适用范围。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配电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配网换流站保护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换流站保护控制设备,通常是采用分布式结构,需要配置较多的功能模块。这就导致现有的换流站保护控制系统的占地面积较大,系统架构较为复杂,需要较多的电缆连接。而柔性直流配电网需要接入各种类型的交直流负荷,拓扑结构经常发生变化,因此柔性直流配电网需要具备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适应面广等特点。现有的换流站保护控制系统就无法广泛适用于各种柔性直流配电网中。
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有的换流站保护控制设备,通常是采用分布式结构,需要配置较多的功能模块。这就导致现有的换流站保护控制系统的占地面积较大,系统架构较为复杂,需要较多的电缆连接。进而导致现有的换流站保护控制系统无法广泛适用于各种配电网,适用范围较小。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配网换流站保护控制系统,以实现换流站保护控制系统的集成化、结构紧凑化、模块化,有效降低所述保护控制系统的占地面积,简化所述系统的系统架构,减少电缆连接,提高所述系统的适用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配网换流站保护控制系统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配网换流站保护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两套保护控制装置、远动设备、调控中心,所述保护控制装置集成有通信模块,所述保护控制装置通过所述通信模块接入站控层网络,通过所述站控层网络与所述远动设备通信;
所述保护控制装置还集成有保护模块、测控模块、阀控模块,所述保护模块、所述测控模块、所述阀控模块接入所述装置的第一内部总线,通过所述第一内部总线与所述通信模块通信,所述通信模块接入所述第一内部总线;
所述保护控制装置还集成有数据采集模块和站内控制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和所述站内控制模块接入所述装置的第二内部总线,通过所述第二内部总线与所述保护模块、所述测控模块、所述阀控模块通信,所述保护模块、所述测控模块、所述阀控模块接入所述第二内部总线。
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通信模块采用双网口模式接入所述站控层网络。
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换流站的运行数据,并将所述电气信号数据传输至所述第二内部总线,对应的,所述保护模块、所述测控模块、所述阀控模块通过所述第二内部总线获取所述运行数据。
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站内控制模块至少与断路器、隔离刀闸、换流阀连接,所述站内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保护模块、所述测控模块、所述阀控模块的控制指令,控制所述断路器、所述隔离刀闸、所述换流阀的打开、关闭或导通、关断。
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站内控制模块包括:
断路器分合控制模块,与所述保护模块和所述测控模块通信,用于控制所述断路器的断开或闭合;
刀闸分合控制模块,与所述测控模块通信,用于控制所述刀闸的断开或闭合;
换流阀锁闭控制模块,与所述保护模块和所述阀控模块通信,用于控制所述换流阀的导通或关断;
换流阀阀控参数控制模块,与所述阀控模块通信,用于调整所述换流阀的阀控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苏州供电分公司;中电普瑞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苏州供电分公司;中电普瑞电力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290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配网智能自动化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 下一篇:电力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