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轨道梁侧模的顶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28782.4 | 申请日: | 2018-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011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康;孟晓东;陈列虎;宋建强;马超龙;曹瑜;胡晓东;孙小猛;崔怀宇;况成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四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7/00 | 分类号: | B28B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同泽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45 | 代理人: | 闫彪 |
地址: | 21513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件 涡轮 内螺纹管 顶杆装置 传动桶 轨道梁 侧模 螺杆 啮合 电机 连接座 穿过 螺杆轴向 使用寿命 外壳内壁 轴承安装 轴承连接 输出轴 顶杆 共轴 铰接 套在 蜗杆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轨道梁侧模的顶杆装置,包括: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传动桶、电机、螺杆和连接座;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相铰接;传动桶套在螺杆上,并与第二固定件固定连接;螺杆的一端穿过第二固定件和第一固定件,另一端通过第一轴承连接连接座;传动桶包括与第二固定件固定连接的外壳、设置在外壳内的涡轮、固定连接在涡轮两端并与涡轮共轴的内螺纹管;内螺纹管通过第二轴承安装在外壳内壁;螺杆轴向穿过内螺纹管和涡轮,并与内螺纹管啮合,外壳上开设有露出涡轮的窗口;第二固定件上还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装有与涡轮啮合的蜗杆。本发明提供的用于轨道梁侧模的顶杆装置,能够重复使用,大幅提高顶杆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轨道梁侧模的顶杆装置,属于建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轨道梁预制过程中,首先对门柱支架进行拼接安装,在门柱支架拼完成后,固定底模,底模固定完成后将侧模通过吊件吊接在门柱的顶梁上,然后调整侧模的曲率,一般是采用千斤顶配合顶杆对轨道梁进行调整,现有技术中的顶杆强度低,顶杆与侧模之间采用刚性连接,在对侧模进行调整时,随着侧模的变形,顶杆容易产生弯曲现象,这样顶杆的重复使用率低,造成资源浪费,且轨道梁侧模预留的调整孔位置不定,当调整孔位置出现偏差时,需要将千斤顶动力组件整体偏移,工作效率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便捷的用于轨道梁侧模的顶杆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轨道梁侧模的顶杆装置,包括: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传动桶、电机、螺杆和连接座;所述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相铰接;所述传动桶套在所述螺杆上,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固定连接;所述螺杆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固定件和第一固定件,另一端通过第一轴承连接所述连接座;所述传动桶包括与所述第二固定件固定连接的外壳、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涡轮、固定连接在所述涡轮两端并与所述涡轮共轴的内螺纹管;所述内螺纹管通过第二轴承安装在所述外壳内壁;所述螺杆轴向穿过所述内螺纹管和涡轮,并与所述内螺纹管啮合,所述外壳上开设有露出所述涡轮的窗口;所述第二固定件上还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装有与所述涡轮啮合的蜗杆。
上述方案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均包括固定板和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板一侧的两个相对应的铰接板,所述铰接板上具有铰接孔,所述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通过穿过所述铰接孔的转动销连接。
上述方案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连接座包括连接板和安装在所述连接板一侧的两个相对应的铰接耳,所述铰接耳上具有通孔;所述连接板上具有对称设置的腰圆孔;所述铰接耳通过穿过所述腰圆孔的螺栓安装在所述连接板上。
上述方案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电机通过安装板与所述第二固定件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轨道梁侧模的顶杆装置,能够调整顶杆的位置,当轨道梁模板预留调整孔位置出现偏差时,能够对本装置中的顶杆的位置进行调整;本装置采用组装模式,通过部件与部件之间的缝隙来改变加力杆的受力方式,能够重复使用,大幅提高顶杆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连接座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传动桶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示意如下:1-第一固定板,1.1-第一铰接板,2-第二固定板,2.1-第二铰接板3-转动销,4-传动桶,4.1-外壳,4.3-内螺纹管,4.4-涡轮,4.5-第二轴承,4.6-窗口,5-延长板,5.1-安装板,6-连接座,6.1-连接板,6.2-铰接耳,6.3-通孔,6.4-腰圆孔,6.5-螺栓,6.6-轴承座,6.7-第一轴承,7-电机,8-蜗杆,9-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四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四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287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