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靶向WT1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27328.7 | 申请日: | 2018-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760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薛冰华;解晶;胡显文;于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段海峰 |
主分类号: | C07K19/00 | 分类号: | C07K19/00;C12N15/62;C12N5/10;A61K35/17;A61P35/00;C12Q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陈波 |
地址: | 065001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嵌合抗原 靶向 慢性骨髓性白血病 基因工程技术 肿瘤杀伤活性 氨基酸序列 抗原结合区 信号传导区 顺序串联 淋巴瘤 癌细胞 应用 癌症 | ||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的一种靶向WT1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及其应用。所述靶向WT1的嵌合抗原受体,包含顺序串联的抗原结合区ScFv和信号传导区CD28‑CD3ζ;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靶向WT1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对于表达TEM8的癌细胞具有高效的肿瘤杀伤活性,尤其是对于表达WT1的癌症,例如于表达WT1的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和淋巴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靶向WT1的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及其应用,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肿瘤治疗手段如手术、放化疗使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期和生存质量得到了很大改善,但存在毒副作用大、治疗效果难以进一步提高等诸多问题。近几年在细胞过继治疗领域的发展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在ACT治疗领域中,研究最大的热点是基因修饰的抗原特异性T细胞过继治疗。单纯T细胞过继免疫治疗的诸多缺陷:缺少免疫原性强、特异性高的抗原,存在免疫逃逸,肿瘤的异质性,肿瘤微环境的免疫抑制。利用靶向CD19和CD20修饰的T细胞进行过继输注,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是目前临床研究的热点。
CAR(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嵌合抗原受体)由抗原识别区,铰链区,跨膜区和信号传导区组成。目前对CAR的结构设计主要集中在:胞外抗原的完善,铰链区的长短和空间构象的研究;信号转导和共刺激分子序列的改进等的探究。旨在构造一种更加安全,靶向性更好,作用更加持久,副作用更小,功能更加完善的CAR的结构。
WT1基因,1972年首次由Knudson和Strong发现其是定位于11号染色体短臂,长约50kb,有10个外显子,转录产物长约3kb的基因。WT1蛋白的主要功能是调节基因的转录,可以抑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集落刺激因子、PAx2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A(PDGF-A)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等多种生长因子及受体基因的转录。如果WT1基因突变功能丧失,可使细胞继续分裂,而失去正常分化,导致癌变。因此,WT1基因启动子的突变在Wilms'瘤的发生发张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WT1基因具有组织特异性,主要在胎儿肾脏、睾丸及卵巢等组织中表达,同时还参与人类的造血调控,参与造血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等各个过程的调控。在白血病的形成中也发挥一定作用,已有人发现WT1基因在多种白血病中均有异常高表达。1992年Miwa等首先报道了70%~80%的急性白血病患者中WT1高度表达。随后,Miyagi等检测到WTl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myeloid leukemia,AML)、淋巴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异常地表达。WT1在胎脾脏细胞及造血祖细胞中高度表达,在分化过程中与许多在造血细胞增殖、分化及凋亡中起重要作用的因子相互作用。Gaidzik等检测了617例AML患者,其中78例(12.6%)被鉴定存在WTl突变,并且WTl突变的往往年龄更小、乳酸脱氢酶水平较高、白细胞数较高、完全缓解率更低、更容易复发、预后差。目前WTl已经成为一个患者复发和存活的独立的预测指标,在预测复发方面要优于疾病的分期。
近年来,WT1已经成为白血病基因治疗和特异性免疫治疗的新靶点,用于制备白血病疫苗、白血病细胞的体内抗原特异性治疗及体外净化,利用反义RNA技术进行反义基因治疗也得到了较快发展。因此,WT1作为多种肿瘤细胞的高表达抗原,可作为CAR-T细胞抗肿瘤治疗的一个理想靶点。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靶向WT1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Anti WT1 CAR-T细胞),该T细胞经过修饰和改造得到,能够特异性识别和杀伤WT1高表达的肿瘤细胞。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靶向WT1的嵌合抗原受体,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靶向WT1的嵌合抗原受体,所述嵌合抗原受体包含顺序串联的抗原结合区ScFv和信号传导区CD28-CD3ζ;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段海峰,未经段海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273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