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薄壁管件过盈配合导向定位装配装置及其装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23793.3 | 申请日: | 2018-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5599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孙志建;李建军;王亚飞;薛洪林;潘伟光;罗吉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5B11/02 | 分类号: | B25B11/02;B25B27/02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沈强 |
地址: | 6217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盈配合 薄壁件 导向定位 异种材料 装配 装配过程 装配装置 薄壁管件 方向自由度 拆卸方便 定位问题 零件变形 内层管件 生产效率 手动调整 一致性好 质量稳定 装配效率 压入 找正 装夹 制备 合格率 报废 灵活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壁管件过盈配合导向定位装配装置及其装配方法,目的在于解决异种材料薄壁件进行过盈配合装配时,通常采用手动调整、打表找正的方式,因薄壁件长径比较大、刚性较差,装配过程极易出现因内层管件压入方向自由度大,而导致零件变形、报废,装配过程不可控,装配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为了解决异种材料薄壁件过盈配合装配过程中导向、定位问题,特提出了异种材料薄壁件过盈配合导向定位装配的方法,并研制了异种材料薄壁件过盈配合导向定位装配装置。本发明所制备的组件质量稳定可靠,一致性好,合格率高。同时,本发明装夹简单灵活,拆卸方便快速,能够有效缩短装配周期,提高生产效率,具有极好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精密仪器制造领域,尤其是武器制造、航空航天及造船技术领域,具体为薄壁管件过盈配合导向定位装配装置及其装配方法。本发明能够用于异种材料薄壁件管过盈配合的装配定位,对于武器制造、航空航天领域与造船行业等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背景技术
薄壁零件广泛应用于武器制造、航空航天、造船行业等,而异种材料薄壁件的装配质量,尤其是过盈配合的装配质量,则是武器装备制造质量的关键点之一。目前,对于异种材料薄壁件过盈配合的装配是基于装配人员长期积累的经验,采用手动调整、打表找正的方式,进行装配。由于零件为薄壁件,其长径比较大、刚性较差,装配过程极易出现因内层管件压入方向自由度大,而导致零件变形、报废,即使装配完成,装配质量亦难以保证,且会由于局部应力而导致出现微裂纹等。
基于现有的装配方式,使得装配过程不可控,且装配效率较低,无法满足异种材料薄壁件过盈配合组件装配定位要求。
为此,迫切需要一种新的装置和/或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异种材料薄壁件进行过盈配合装配时,通常采用手动调整、打表找正的方式,因薄壁件长径比较大、刚性较差,装配过程极易出现因内层管件压入方向自由度大,而导致零件变形、报废,装配过程不可控,装配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薄壁管件过盈配合导向定位装配装置及其装配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异种材料薄壁件过盈配合装配过程中导向、定位问题,特提出了异种材料薄壁件过盈配合导向定位装配的方法,并研制了异种材料薄壁件过盈配合导向定位装配装置。本发明设计合理,构思巧妙,结构简单,能够有效保证薄壁件过盈配合的装配精度和质量,所制备的组件质量稳定可靠,一致性好,合格率高。同时,本发明装夹简单灵活,拆卸方便快速,能够有效缩短装配周期,提高生产效率,具有极好的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薄壁管件过盈配合导向定位装配装置,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垫板、导向活塞,所述垫板上设置有与导向活塞相配合的通孔且导向活塞能穿过垫板上的通孔;
所述导向活塞的上端面设置有用于对内层管件定位的定位盲孔,所述垫板上设置有用于对外层管件底端定位的止口;
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一端开口的中空腔体、气体管路、能实现气体管路开闭的气体开闭单元,所述中空腔体与导向活塞相配合且导向活塞能相对中空腔体的侧壁运动,导向活塞与中空腔体之间形成密封腔;
所述气体管路与密封腔连通,所述气体开闭单元设置在气体管路上且气体开闭单元能实现对气体管路的开闭;
所述导向活塞、中空腔体、密封腔、气体管路、气体开闭单元构成用于对内层管件进行导向的导向机构。
所述气体开闭单元包括调节螺钉、封头,所述调节螺钉、封头分别与气体管路相连,所述封头与底座过盈配合且调节螺钉则能实现对气体管路的开闭进而通过调节螺钉实现密封腔内气体的排放。
所述封头为至少一个。
所述封头为一至五个。
所述封头包括封头Ⅰ、封头Ⅱ,封头Ⅰ沿竖直方向与气体管路相连,封头Ⅱ沿竖直方向与气体管路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237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驱动盒组件辅助装配装置
- 下一篇:汽车阀芯加工中的阀芯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