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轮式助行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20582.4 | 申请日: | 2018-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042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兰陟;崔洋洋;狄泽鹏;王丽;李宏亮;王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A61H3/04 | 分类号: | A61H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迎硕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12 | 代理人: | 吕良;张群峰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轮式 助行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轮式助行器,包括机架、行走装置和控制装置,其中:行走装置安装在机架下部,控制装置安装在机架上,控制装置用于控制行走装置带动机架行走。通过本发明可以实时检测路面状况,并通过监测使用者与助行器的距离监测使用者的行走状态,进而通过控制装置来及时调整助行器前进后退及速度,防止助行器倾斜,保证使用者安全等。该助行器轻巧简便,可折叠,方便携带,能有效帮助助行,大大提高了安全程度,给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帮助老年人以及行走功能障碍的患者行走的助行器具,其属于康复辅助器具和移动助行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一方面,当前的中国社会已经步入老龄化,由于缺乏子女的陪伴,很多老年人都希望出来走走来缓解内心的苦闷,可是由于上了年纪,行走很不方便,所以需要助行器的出现来帮助他们走出家门,同时为了让老年人更放心的出门,相关企业也在对助行器不断改进,希望能为老年人提供更安全更便捷的服务。此外,我国残疾人总数超过八千多万,占人口总数的6.34%,涉及2.6亿家庭人口,这些残疾人中也有相当一部分需要利用助行器具来改善生活质量。助行器的作用,在于它可以增加单个或多个支撑点来增大使用者的身体支撑面,从而有助于保持站立或步行过程中身体的稳定性,同时,减轻对下肢的负荷,降低对关节的负重要求或弥补下肢的肌力不足等。通过助行器,使用者可以提高日常独立活动的能力以及减少对家庭和社会的依赖等,此外,使用助行器还有助于改善使用者的心肺功能、外周血循环以及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轮式助行器,比现有的助行器有很多优点,它包括:
1、该智能轮式助行器可折叠,携带方便,同时采用锂电池供电,环保无污染。
2、该智能轮式助行器可以适应使用者的速度来不断调节自己的速度,例如在上坡时则给使用者一个推动力,下坡时则减速来缓解惯性的冲击,同时符合人体功效学可为身高不同的使用者来自动调节扶手的高低。除此之外,还也可以采用手刹来制动,更加人性化。
3、该智能轮式助行器控制装置通过红外传感器来监测使用者与助行器之间的距离,这样助行器就可以在使用者要摔倒时立刻停住,给使用者一个支持的力,实现安全防护的目的。
4、该智能轮式助行器驱动装置能够识别上下坡等路况,并且在上坡时能自动增加驱动装置的驱动力,实现助力驱动;在下坡时,能自动增加驱动装置的阻力,实现阻尼驱动,保证了助行器使用者的安全,也方便了看护人员的工作,并在出现突发事件后报警器会发出警报并通知看护人员。
发明内容
为实现本发明之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智能轮式助行器,包括机架、行走装置和控制装置,其中:行走装置安装在机架下部,控制装置安装在机架上,控制装置用于控制行走装置带动机架行走。
所述的助行器,其中:机架包括第一水平支架、第二水平支架、第一焊接钢架、第二焊接钢架。
所述的助行器,其中:行走装置包括主动轮、从动轮、电机。
所述的助行器,其中:第一水平支架和第二水平支架之间间隔预定距离平行排列,第一主动轮通过第一电机安装在第一水平支架的末端,第二主动轮通过第二电机安装在第二水平支架的末端。
所述的助行器,其中:第一水平支架的首端安装有第一转向接头,第一前叉安装在第一转向接头上,第一从动轮与第一前叉连接;第二水平支架的首端安装有第二转向接头,第二前叉安装在第二转向接头上,第二从动轮与第二前叉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未经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205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拐杖椅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移动辅助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