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视频码流的传输方法、播放方法、装置及会议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16912.2 | 申请日: | 2018-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325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耿昌明;胡小鹏;顾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15 | 分类号: | H04N7/15;H04N21/8547;H04N21/23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陈博旸 |
地址: | 21501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视频数据包 传输 视频码流 原始视频 视频图像数据 网络传输单元 包头信息 会议设备 时差 切割 播放 视频会议 视频数据 数据包 打包 分割 分配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视频码流的传输方法、播放方法、装置及会议设备,其中传输方法包括:获取原始视频流中的网络传输单元;对所述网络传输单元添加第一包头信息,得到第一视频数据包;分别切割各个所述第一视频数据包,且对应于每个切割后的数据包添加第二包头信息,得到多个第二视频数据包;将所述第二视频数据包分配到至少一个线路中进行传输。本方法通过对原始视频流中的视频图像数据进行打包以及分割,使得视频码流的传输方法与各个线路之前的时差无关,能够避免由于时差过长所导致的视频图像数据的丢失,提高了视频会议的可靠性;此外,通过对原始视频流的视频数据做了两次变换,增加了视频数据包传输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视频会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视频码流的传输方法、播放方法、装置及会议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会议电视越来越规模化的被各个行业所拥护采用。而随着编解码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的不断升级,对于传统的H.320会议电视系统,其2M的会议码率已经不能适应用户的需求;宽带H.320专线会议电视系统已经成为主流。
其中,传统H.320会议电视系统的最大码率为2M,使用单个E1专线就可以完成信令、数据、音视频的传输,而宽带H.320专线会议电视系统最大码率可以达到8M,这就需要使用1-4根E1捆绑起来一起传输视频码流。
传统H.320会议电视系统采用BCH编码方式来传输H.264视频码流,而在宽带视频会议模式下,需要多根E1专线一起来传输视频码流,BCH编码只有对数据纠错的功能,并不能够解决多根E1数据收发同步问题。此外,BCH编码是透明传输数据,对数据没有保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H.221实现多通道的连接。然而,该技术方案会存在缺陷,第一:H.221的多通道连接技术需要在每个子通道中划分一个时隙用来传输帧定位信号(Frame Alignment Signal,简称为FAS)和比特率分配信号(Bit-rateAllocation Signal,简称为BAS),也就是说每个E1浪费了64K的带宽;第二:H.221的多通道连接技术用帧编号来进行同步帧同步,帧编号最大为15,也就是说多通道之间的时延不能大于10*15ms(E1每10ms发送一帧)。其中,当多通道都位于一个E1上时,时延与硬件、驱动无关,只决定于应用;但当每个子通道为一个E1时,各个E1在物理上完全独立,时差不但取决于应用,还取决于硬件、驱动,难以精确控制时差在150ms之间,这就会导致传输过程中数据帧的丢失,影响视频会议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视频码流的传输方法、播放方法、装置及会议设备,以解决数据帧传输过程中丢失的问题。
根据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视频码流的传输方法,包括:
获取原始视频流中的网络传输单元,其中,每帧视频图像数据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网络传输单元;
对所述网络传输单元添加第一包头信息,得到第一视频数据包;所述第一包头信息包括对所述第一视频数据包进行编号的包序号;
分别切割每个所述第一视频数据包,且对应于每个切割后的数据包添加第二包头信息,得到多个第二视频数据包;所述第二包头信息包括对所述第二视频数据包进行编号的包序号;
将所述第二视频数据包分配到至少一个线路中进行传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169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