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重离子径迹技术的超表面纳米天线阵列的制造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11602.1 | 申请日: | 2018-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474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付永启;崔颂雅;游依莎;赵康伊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G06F30/20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何凡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离子 径迹 技术 表面 纳米 天线 阵列 制造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基于重离子径迹技术的超表面纳米天线阵列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采用时域有限差分仿真软件设计纳米天线阵列,并计算出阵列尖端产生的表面等离激元,形成局部增强的“热点效应”;
步骤S2:根据设计的纳米天线参数,优化“热点效应”超聚焦点的聚焦度;
步骤S3:根据优化后的聚焦度,利用重离子径迹技术进行加工,制造基于超表面的纳米天线阵列;
步骤S4:通过近场扫描光学显微镜的近场测试基于超表面的纳米天线阵列,验证生物成像所需的纳米量级的照明光源;
步骤S5:将生物分子或者细胞样品放置在纳米天线阵列结构上,通过暗场显微镜目镜及CCD相机观察样品形貌;
步骤S6:将基于超表面的纳米天线阵列转移到海洋光谱仪上,分别测试在不同浓度的乙醇溶液和丙酮溶液下的光谱数据,获取不同情况的光谱数据,得到其针对不同的分子所具有的生化传感检测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重离子径迹技术的超表面纳米天线阵列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在生物成像的具体应用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41:利用重离子径迹技术加工纳米天线阵列,并将加工好的纳米天线阵列结构放到玻璃基底上;
步骤S42:打开近场扫描光学显微镜对纳米天线阵列结构进行近场扫描,将纳米天线阵列结构放到扫描台上,采用532nm的激光在反射模式下垂直照射纳米天线阵列结构,并设置探针参数;
步骤S43:切光纤,并装好光纤,并检查探针是否能够接收激光信号;
步骤S44:通过显微镜目镜,调整探针跟激光的位置,使两者重合;
步骤S45:选择软件下探针,采用探针扫描整个纳米天线阵列结构;
步骤S46:保存扫描结果,并通过WSM软件查看扫描“纳米量级的照明光源”的结果;
步骤S47:将生物分子或者细胞样品放置在纳米天线阵列结构上,通过暗场显微镜目镜及CCD相机观察样品形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重离子径迹技术的超表面纳米天线阵列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在海洋光谱仪的具体应用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61:用重离子径迹技术加工纳米天线阵列,并将加工好的纳米天线阵列结构制备到玻璃基底上;
步骤S62:打开海洋光谱仪对纳米天线阵列结构进行光谱测试,选择乙醇溶液跟丙酮溶液作为测试目标;
步骤S63:将纳米天线阵列结构放到光学显微镜的载物台上,选择放大倍率为50倍的物镜,将光源聚焦到纳米天线阵列结构表面;
步骤S64:分别将不同浓度的乙醇溶液和丙酮溶液滴到纳米天线阵列结构表面,并收集光谱数据;
步骤S65:保存光谱数据,利用Origin软件处理实验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1160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