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蓄电池监测活化装置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09500.6 | 申请日: | 2018-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026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易先军;聂童;彭萌;耿翰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1/36 | 分类号: | G01R3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李蕾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电池组 控制器 电连接 充放电控制电路 蓄电池监测 活化装置 通讯电路 数据采集电路 放电负载 监测终端 预估 剩余容量数据 剩余容量 无线连接 性能数据 在线监测 外部 市电 传输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蓄电池监测活化装置,包括控制器U1、数据采集电路、充放电控制电路、放电负载RL以及通讯电路;所述控制器U1通过所述数据采集电路与待测蓄电池组电连接,所述控制器U1还与所述充放电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放电负载RL以及外部市电分别通过所述充放电控制电路与所述待测蓄电池组电连接,所述控制器U1与所述通讯电路电连接,并通过所述通讯电路与外部的监测终端无线连接。本发明提供的蓄电池监测活化装置,可以对蓄电池组的性能进行在线监测、还可对蓄电池组进行剩余容量预估,还能将性能数据和剩余容量数据传输到监测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铅蓄电池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蓄电池监测活化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化、自动化的快速发展,电力、通信、金融和化工等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变得日益重要,蓄电池组作为重要的储能设备和应急不间断供电设备在这些行业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当蓄电池组出现故障时,会对设备供电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因此作为供电系统应急保障的蓄电池组,其健康状况对于各类用电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至关重要。市面上有一些蓄电池在线监测、在线活化的装置,例如专利号为2012103501239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蓄电池在线监测系统及其监测方法,每一节蓄电池极柱都分别连接上了一个蓄电池检测终端,用于采集蓄电池的纹波电压,另外还建立了一个蓄电池监测中心,同时采集蓄电池组所在回路上的纹波电流,并根据纹波电压和纹波电流计算并显示对应蓄电池的内阻。该方案中,每一节蓄电池至少包含一个放置在对应监测点、连接蓄电池极柱的蓄电池监测终端,整体结构较为复杂;同时,一旦测得蓄电池容量急剧下降后,就只能对蓄电池激进行更换,无法对蓄电池进行及时的在线维护,造成了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蓄电池监测活化装置,可以对蓄电池组的性能进行在线监测、还可对蓄电池组进行剩余容量预估,还能将性能数据和剩余容量数据传输到监测终端。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蓄电池监测活化装置,包括控制器U1、数据采集电路、充放电控制电路、放电负载RL以及通讯电路;
所述控制器U1通过所述数据采集电路与待测蓄电池组电连接,所述控制器U1还与所述充放电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放电负载RL以及外部市电分别通过所述充放电控制电路与所述待测蓄电池组电连接,所述控制器U1与所述通讯电路电连接,并通过所述通讯电路与外部的监测终端无线连接;
所述数据采集电路用于采集所述待测蓄电池组的性能数据;
所述控制器U1用于发送活化指令,还用于根据所述性能数据计算所述待测蓄电池组的活化充电电压以及活化放电电流;
所述充放电控制电路用于接收所述活化指令,并根据所述活化充电电压控制所述待测蓄电池组进行活化充电,根据所述活化放电电流控制所述待测蓄电池组进行活化放电;
所述控制器U1还用于根据所述性能数据计算所述待测蓄电池组的剩余容量数据;所述通讯电路用于将所述性能数据以及剩余容量数据发送至外部的监测终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数据采集电路采集待测蓄电池组的性能数据,并通过通讯电路发送至监测终端,实现待测蓄电池组的性能监测。同时,通过充放电控制电路实现待测蓄电池组的活化充电过程以及活化放电过程,实现待测蓄电池组的及时活化,避免浪费。计算待测蓄电池组的剩余容量数据,并通过通讯电路发送至监测终端,实现剩余容量的实时监测。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数据采集电路包括电压检测电路、电流检测电路以及温度检测电路,所述控制器U1分别通过所述所述电压检测电路以及电流检测电路与所述待测蓄电池组电连接;所述温度检测电路设置于所述待测蓄电池组的外壁上,且与所述控制器U1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工程大学,未经武汉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095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