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读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08783.2 | 申请日: | 2018-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749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文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 代理人: | 林燕云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缓存 计算机设备 内存数据库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读取 数据备份 数据读取 关系型数据库 存储规则 接口请求 请求指令 数据采用 提高装置 可用性 并发 数据库 存储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数据读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将关系型数据库中的第一类数据备份至内存数据库,非第一类数据备份至本地缓存及内存数据库;若接收到接口请求数据的请求指令,判断所述接口是否为第一类型接口;若所述接口是第一类型接口,控制所述接口从所述内存数据库中读取所需的数据;若所述接口不是第一类型接口,控制所述接口从所述本地缓存中读取所需的数据。本发明实施例不一味以相同的规存储和读取数据,而是根据数据的类型对数据采用不同的存储规则,根据接口的类型从相应的数据库或本地缓存中读取数据,从而可以提高读取数据的效率,提高装置或计算机设备的并发能力及可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读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系统在处理业务的时候,一般是通过设计的接口调用SQL(Structured QueryLanguage,结构化查询语言)语句查询系统的关系型数据库获取所需数据,在业务高并发的情况下,这无疑会增加数据库的压力,导致SQL语句长时间等待阻塞,从而导致接口请求超时,用户无法正常使用系统。
业内通常的做法是引入内存数据库,例如Redis、Ignite数据库等,以保存关系型数据库中的所有数据,每次接口直接访问内存数据库来获取数据局而不是关系型数据库,建立内存数据库可以大大提高系统对接口的响应效率,提高系统的并发能力,但随着业务量增长,单靠内存数据库这一层缓存已很难保证系统的在极端情况的还能提供稳定服务,因此衍生出通过牺牲部分内存增加本地缓存进一步备份数据以应对日益增加的业务量。然而,增加本地缓存后,每次请求数据都先从本地缓存开始,对于那些更新频率高的数据的不断访问,会对本地缓存造成一定的风险,例如导致本地缓存被击穿,最终系统不可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读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提高处理数据读取的效率。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读取方法,该方法包括:
将关系型数据库中的第一类数据备份至内存数据库,将关系型数据库中的非第一类数据备份至本地缓存及内存数据库;
若接收到接口请求数据的请求指令,判断所述接口是否为第一类型接口;
若所述接口是第一类型接口,控制所述接口从所述内存数据库中读取所需的数据;
若所述接口不是第一类型接口,控制所述接口从所述本地缓存中读取所需的数据。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读取装置,所述数据读取装置包括用于实现第一方面所述的数据读取方法的单元。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以及与所述存储器相连的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实现数据读取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计算机程序,所述一个或者一个以上计算机程序可被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数据读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接口在读取数据时,不直接访问关系型数据库来查找数据,而是根据接口的类型从本地缓存或内存数据库查找数据,从而缓冲数据库的压力,提高系统的并发力;另外,第一类型接口用来访问第一类数据,第一类数据为更新频率高的数据,而对于第一类数据,因不备份到本地缓存中,当第一类型接口需要读取这些数据时,直接访问内存数据库而非内存数据库查找数据,避免了因频率过高地访问本地缓存而造成本地缓存被击穿,从而导致系统不可用的情况。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087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