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于室外用的大气监测用支撑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08775.8 | 申请日: | 2018-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568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杨传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传平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830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气监测 放置板 固定板 推板 支撑装置 滑槽 室外 内部设置 伸缩架 支撑柱 电机 固定弹簧 内部安装 内部固定 左右两侧 液压缸 移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室外用的大气监测用支撑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板和推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上方安装有电机,且电机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上方固定有第一滑槽,且第一滑槽的外侧安装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上方设置有伸缩架,且伸缩架的上方安装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凹槽,且第一凹槽的内部安装有第二滑槽,所述推板的内部固定有第二凹槽,且第二凹槽的内部设置有固定弹簧。该便于室外用的大气监测用支撑装置设置有放置板,通过放置板便于对大气监测装置进行放置,同时通过液压缸来移动放置板内部的推板,进而通过2个推板便于对大气监测装置进行左右固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气监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室外用的大气监测用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大气监测是对大气中的气体和物质进行监测,以判定大气中污染物的浓度,通过对大气进行监测,让我们及时了解周边大气的污染状况,以便于及时对我们的空气进行调节,市场上的大气监测的种类多种多样,有应用于室内的,还有应用于室外的,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就是应用于室外的通过显示屏对大气监测的结果进行显示的大气监测装置,目前市场上的大气监测装置大多数是通过支撑杆与室外进行安装的,这样,过于简单,不能很好的对大气监测装置进行保护,不能很好的对不同大小的大气监测装置进行固定,不能对大气监测装置的高度进行调节,导致大气监测装置不能对不同高度空气中的大气进行监测,导致整个装置的监测范围较窄,因此我们便提出了便于室外用的大气监测用支撑装置能够很好的解决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室外用的大气监测用支撑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传统的大气监测用支撑装置不能很好的对大气监测装置进行保护,不能很好的对不同大小的大气监测装置进行固定,不能对大气监测装置的高度进行调节,导致大气监测装置不能对不同高度空气中的大气进行监测,导致整个装置的监测范围较窄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室外用的大气监测用支撑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板和推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上方安装有电机,且电机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上方固定有第一滑槽,且第一滑槽的外侧安装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上方设置有伸缩架,且伸缩架的上方安装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凹槽,且第一凹槽的内部安装有第二滑槽,所述推板的内部固定有第二凹槽,且第二凹槽的内部设置有固定弹簧,所述固定弹簧的上下两侧安装有卡板,且卡板的上方固定有遮板,所述推板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液压缸,且推板的下方安装有滑块。
优选的,所述支撑柱与第二固定板通过第一滑槽构成滑动结构,且支撑柱的顶部为光滑结构。
优选的,所述伸缩架与第二固定板和放置板的连接方式均为焊接,且伸缩架设置有2个。
优选的,所述推板通过滑块与第一凹槽构成滑动结构,且推板的高度大于卡板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卡板与推板通过固定弹簧构成伸缩结构,且卡板呈“L”形。
优选的,所述遮板呈三角形,且遮板的长度大于放置板的长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便于室外用的大气监测用支撑装置;
(1)设置有放置板,通过放置板便于对大气监测装置进行放置,同时通过液压缸来移动放置板内部的推板,进而通过2个推板便于对大气监测装置进行左右固定,同时通过推板左右两侧的卡板对大气监控装置的前后两侧进行固定,卡板通过固定弹簧可调节2个卡板之间的距离,由此通过2个卡板便于对不同厚度的大气监控装置进行固定,因此通过推板和卡板便于很好的对大气监测装置进行固定;
(2)安装有伸缩架,通过伸缩架的伸缩,便于对放置板的高度进行调节,由此通过放置板高度的变化,使得放置板上方的大气监测装置的高度进行变化,进而使得大气监测装置很好的对不同高度的空气进行监测,因此便于大气监测装置很好的在室外进行监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传平,未经杨传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087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